威德

天有明,不憂人之暗也;地有財,不憂人之貧也;聖人有德,不憂人之危也。天雖不憂人之暗,辟戶牖必取己明焉,則天無事也;地雖不憂人之貧,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則地無事也;聖人雖不憂人之危,百姓準上而比於下,其必取己安焉,則聖人無事也。故聖人處上,能無害人,不能使人無己害也,則百姓除其害矣。聖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於聖人也,養之也,非使聖人養己也,則聖人無事矣。

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則見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則行者皆止。由是觀之,則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辭之,則色厭矣。走背跋(足龠)窮穀野走十裏,藥也。走背辭藥則足廢。故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霽,與蚯蚓同,則失其所乘也。故賢而屈於不肖者,權輕也;不肖而服於賢者,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使其鄰家。至南麵而王,則令行禁止。由此觀之,賢不足以服不肖,而勢位足以屈賢矣。故無名而斷者,權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風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眾也。故舉重越高者,不慢於藥;愛赤子者,不慢於保;絕險曆遠者,不慢於禦。此得助則成,釋助則廢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參於天地,通於鬼神,周於生物者,其得助博也。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則事省,事省則易勝;士不兼官則職寡,職寡則易守。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學而能者,非生巧也,言有常事也。今也國無常道,官無常法,是以國家日繆。教雖成,官不足,官不足則道理匱,道理匱則慕賢智,慕賢智則國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

曰:天下無一貴,則理無由通,通理以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立官長以為官,非立官以為長也。

法雖不善,猶愈於無法,所以一人心也。夫投鉤以分財,投策以分馬,非鉤策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惡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願望也。故蓍龜,所以立公識也;權衡,所以立公正也;書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審也;法製禮籍,所以立公義也。凡立公,所以棄私也。

明君動事分功必由慧,定賞分財必由法,行德製中必由禮。

故欲不得幹時,愛不得犯法,貴不得逾親,祿不得逾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無羨賞,下無羨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