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準備之後,四個人選擇一天下午五點出發,這樣的話,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到達銀川,製定的線路是:從呼和浩特出發,向西方直行經過包頭到達巴彥卓爾,再轉向南,經烏海和石嘴山到達銀川。在銀川休整一下繼續出發,經吳忠到達中衛市繞開沙漠。從中衛沿鐵路到甘肅武威,從這裏轉向西,直插到甘肅張掖與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民樂縣與祁連縣的交界處,尋找傳說中的打草灘。

車一路行駛,這裏的路況還算很好,十五個小時後到達銀川,讓豆子和王進司機好好的休息一下。四個下車就去找東西吃,寧夏是**自治區,這裏的人也是吃麵的,呂方最喜歡吃麵了。找到一個清真飯店,四人一起去,呂方叮囑小米,千萬別說野豬肉,更不能說要吃紅燒肉,讓這裏的人聽到了,四個人就走不了了。

豆子點菜,要了一個“五羅四海”,還有四杯八寶茶,四個人開始吃飯。先腐敗一下吧,要不晚點進了戈壁,想腐敗都沒有地方。

八寶茶是很甜的,裏麵還有很多水果和藥材,小米對那些紅紅的枸杞子很興趣,喝了茶後,把裏麵的枸杞一個一個的夾起來玩兒。呂方一邊看一邊笑,他自己在想些事情,有些心不在焉。

“大兵,你怎麼了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豆子問

“是啊,我在想,我們要去的地方可能不是打草灘!”呂方說

“說說為什麼?”豆子繼續問

“是這樣的,元代皇帝的陵墓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謎,所有的文獻資料隻說到元帝的下葬方法,但都沒有提到下葬的位置。在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也隻是個衣冠塚,都說他葬在了一個叫起輦穀的地方,但沒有人知道那個地方在哪裏。我感覺所有的元代皇帝分別葬在了三個地方,一是成吉思汗墓地附近,這個地方埋的都是正史中元代的皇帝,也就是元順帝以前的皇帝。另兩個就是北元的皇帝們埋葬的地方,一個在內蒙古草原,那裏一定有元順帝。另一個是在青海,是北元後期的一個帝王墓地,林丹很可能就在那兒。

打草灘隻是他戰死的地方,元代的皇帝雖然都不厚葬,但是他們對墓地是要求很高的,死後都葬在了他們民族的聖地。成吉思汗死在征西夏的途中,屍體先是運到大都,再發到起輦穀,運就運了很長時間,元代的皇帝也大都如此,就是因為他們對聖地都很向往。但是林丹死時,蒙古的大部分都被後金占領了,通往起輦穀的路已經被切斷。我在資料上看到了兩個地方,那裏都是蒙古人的聖地,林丹當年與後金交戰時一直往青海的一個方向退,他想要去那個地方就是其中的一個。”

“你的根據是什麼?”豆子問

“一個傳說!”呂方說

“傳說?”三個人聽了很吃驚

“對,你們知道蒙古人的圖騰是什麼嗎?”呂方問

“狼啊,地球人都知道啊!”王進說

“對,但還有一個!傳說中,孛兒貼赤那與豁埃馬闌勒聯姻渡過騰吉思水來到鄂嫩河源的不兒罕山發展繁衍,產生了蒙古人的後代。

這個孛兒貼赤,孛兒是突厥語意狼,赤那在蒙古語中也是狼的意思。豁埃馬闌勒,豁埃就是呼和,在蒙古語中就是蒼白的意思,馬闌勒在突厥語中是鹿的意思。這個騰吉思水就是青海的一條河,這個不兒罕山就是外蒙古的肯特山,傳說中的起輦穀就在那裏,這個傳說中說明了蒙古人的圖騰就是“蒼狼白鹿”。

不兒罕山是蒼狼的一個聖地,還有一個勝地就應該是白鹿的聖地,元代強大時,去世的帝王可以安葬在不兒罕山的起輦穀,當元代衰落,內蒙草原被後金人占領,他們回不去起輦穀時,那麼他們就會到另一個聖地,這個地方就是白鹿的聖地。

“這個地方在哪兒呀,寶寶?”周米問

“上麵的那個傳說,說的是白鹿是從青海來的,說它穿過了一條河。早期的遷徙不管是人或是動物,都會是順著河走的。

有一條河,從青海發源,流經甘肅之後進入內蒙。這條河隻兩百多公裏長,但在北元時期,殘存的蒙古人為了爭奪它的所有權,與強大的明軍多次發生血戰。而且這條河在元代和北元時蒙古人一直在重兵把守,說明這條河對他們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條河就是額濟納河,古稱之為弱水,它就是發源於青海的祁連山山麓,打草灘離那個河的源頭就很近了,這條河的某一處極有可能就是白鹿的聖地!”呂方說

“那麼我們現在去哪?”豆子問

“下一站目標,我們就去找白鹿的聖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