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2 / 2)

保持“閑閑看過”的心態,是處理好生活中各種瑣事的前提,隻有心境悠閑時,我們才能冷靜地用一雙慧眼去看事、看人、看物,才會將世間百態盡覽眼底。陶淵明身著粗衣卻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劉禹錫身處陋室,也能心平氣和地“調素琴,閱金經”。他們都曾經仕途坎坷,遭遇困難,但因為有了“閑閑看過”的心態,才得聊以自慰悠然自得,在山水天地間暢快遊弋。

在大千世界裏,麵對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不爭名、不奪利,能讓自己獨自擁有和享受一份平和,以“閑閑看過”的心態為人處世,無疑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人生,短短的幾十年,這一路走來,有得亦有失,麵對得到的和失去的,是否也曾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缺少瀟灑的氣度?對於功名利祿,是否過於在乎,膽小謹慎,丟失了個性?想證明自己,強出風頭,個性張揚,目空一切,卻落得渾身泥水,焦頭爛額。活得太累、太假,雖然活得很像個人,可就是不像自己。古人稱人世紛擾為“過往煙雲”,說透了無非是一種境界,隻是常人很難達到罷了。

對於浮世繁華,因為太在乎、太計較,所以沒了那份“閑閑”的興致。“閑閑看過”,不是消極處世,在某種意義上,它隻不過是一種用平和的心境、一顆平常心處世待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閑閑看過”,就是要“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做事時專心做事,不做時心裏莫牽掛,不論做什麼,有沒有結果,都應順其自然,不苛求,更不與人比長較短,比高較低,一切隨緣,一切自然。凡事盡力即可,不求結果,但求心境悠然,不為“成而喜”,不為“敗而惱”,心情悠遠清曠,逍遙自在,真正達到用平和的心態去麵對每一天、每件事、每個人。

你可以試著讓自己做一個“閑逸灑脫”的人,每天帶著一臉微笑出門,用耐心對待每一份工作,用誠心對待朋友,把真心交付給愛人,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這樣平平靜靜地生活,自自然然地做事,坦坦蕩蕩地做人,不企望流芳百世,不奢望豔麗奪人,給生活一絲平和,給生命一份真實,給自己一份感激,給他人一份愛心。如此“閑閑看過”每一天,你一定會幸福無比。

“閑閑看過”是一種風度,它是生命中寧靜與平和的樂章,是紅塵紛擾中的一份鎮定。在喧囂繁雜的人世間,麵對現實之中形形色色的誘惑,如能保持一種“閑看風雨”的平常心態,你會幡然醒悟:群雄逐鹿,笑到最後的,是那個“心意平和”的人。 草根英雄帖

一個寵辱不驚的人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上,不會被世事攪亂心境,總有一份平和寬鬆的心態。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一個心無雜念、低調單純的人,他的心是一片靜謐的森林,沒有喧鬧,沒有浮躁,隻有霧靄嫋嫋的清晨中微風低吟的舒緩心境。反之,則心境永遠是風雨飄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