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
節製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欲望的控製。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自製乃眾神至高至貴的禮品。
〔古希臘〕歐裏庇得斯:《精言錄》
節製是關於觸覺的愉快。
〔意〕阿奎那:《神學大全》
那羈勒和抑製情欲底德性,就叫做節製。
〔意〕阿奎那:《神學大全》
自製是金光燦亮的馬韁。
〔英〕柏頓:《憂鬱的解剖》
隻有出自衷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俱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英〕洛克:《教育漫話》
德性的工具是節製和適度,不是實力。
〔法〕蒙田:《隨筆集》
放縱是感官快樂的禍患,節製不是它的懲罰,而是它的調料。
〔法〕蒙田:《隨筆集》
節製使快樂增加並使享受更加強。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生活缺少了節製便沒有益處。
〔古希臘〕歐裏庇得斯:《美狄亞》
每一種享樂,如無節製,都可破壞它本身的目的。
〔英〕馬爾薩斯:《人口論》
節製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的醫生:勞動促進了人的食欲,而節製可以防止他貪食過度。
〔法〕盧梭:《愛彌兒》
一個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誠實而有節製。
〔法〕德拉克羅瓦:《德拉克羅瓦日記》
毫無節製的活動,無論屬於什麼性質,最後必將一敗塗地。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頂不住眼前的誘惑,便失掉了未來的幸福。
〔印度〕泰戈爾:《戈拉》
“忍”、“激”兩字,是禍福關。
〔中〕呂坤:《呻吟語·存心》
爽口之味皆爛腸腐骨之藥,五分便無殃;快心之事悉敗身喪德之媒,五分便無悔。
〔中〕洪應明:《菜根譚》
征服自己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
〔中〕沈從文:《沈從文文集》
無節製的欲望是一個兒童的事,而不是一個成人的事。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自製或忍耐是理性能力的一種完善,乃和情欲持久反抗,以免乎理性能力之淪喪的。
〔意〕阿奎那:《神學大全》
人是不能要怎麼就怎麼的。誌願和生活根本是兩件事。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為難。
〔中〕陳壽:《三國誌·魏書·後妃傳》
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
〔中〕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嗜甘則思節,酣旨則思戒。
〔中〕徐禎稷:《恥言》
喜來時,一檢點;怒來時,一檢點;怠惰時,一檢點;放肆時,一檢點。此是省察大條款。
〔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聰明者戒太察,剛者戒太暴,溫良者戒無斷。
〔中〕金纓:《格言聯璧》
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騰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
〔中〕王守仁:《與宗賢》
蕩然消失的樣子。切莫要做識得破、忍不過的事。
〔中〕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治怒為難,治懼亦難。克己所以製怒,明理所以治懼。
〔中〕黃宗羲:《宋元學案》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中〕史典:《願體集》
自製雜感有節製的欲望使得貧窮也和富足一樣有力量。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一個人對青年所做的最大壞事,無過於使他習於輕佻,輕佻產生出那種引人作惡的欲望。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節製是一種德性,它帶來的煩惱要比痛苦帶來的煩惱更多。
〔法〕蒙田:《散文集》
如果一個人沒有別的優點,節製也就未必可以算作一個優點。
〔法〕雨果:《海上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