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2 / 2)

〔中〕莊元臣:《叔直子·外篇》

修禮可以寡過,肆欲必至滅身。

〔中〕餘繼登:《典故紀問》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中〕洪應明:《菜根譚》

人身隻為“欲”字所累,便如牛如馬,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撻。

〔中〕洪應明:《菜根譚》

貪婪是愚昧之父。

〔中〕秦牧:《貪婪生下的一群兒女》

過多的貪欲使你忘記自己原來的富有而變成心理上的貧窮。

〔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對一種特定對象的強烈欲望,使靈魂看不見其餘一切。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自然所要求的財寶是確定的而且容易得到的,虛浮的欲望是不能饜足的。

〔古希臘〕伊壁鳩魯:《著作殘篇》

一個欲望,就其本身來說,既不可能是合理的,也不可能是不合理的。它也許與其他的欲望發生衝突,因而導致不幸;它也許引起其他人的反對,因而是不可能令人滿意的。

〔英〕羅素:《宗教與科學》

仔細研究我們的一切欲望,我們就會發覺幾乎所有的欲望都包含著一些我們難以啟齒的內容。

〔法〕雨果:《笑麵人》

我把人的欲望比作一道激流。你愈築堤阻攔它,它便愈令人可怕,它會悄悄地最後把最堅固的堤岸衝垮;它會不斷地造成某些缺口。

〔法〕泰·德薩米:《公有法典》

假如其他情形相等,起於快樂的欲望,比起於痛苦的欲望,更為強烈。

〔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無論欲望得到滿足的可能性有多大,總還是未定之天;所以在欲望得到實現時,總是令人感到驚訝。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德〕愛因斯坦:《科學·藝術·哲學斷想》

把紙文燒成灰燼是易如反掌,但欲望不能這樣快地燒成灰燼。

〔印度〕泰戈爾:《秘密財寶》

未得獸者,惟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惟恐傷肉之多也。

〔中〕《淮南子·道應訓》

逐獸者目不見太山,嗜欲在外,則明所蔽矣。

〔中〕《淮南子·說林訓》

廉者足而不憂,貪者憂而不足。

〔中〕司馬光:《資治通鑒·後梁紀》

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

〔中〕蘇軾:《棲賢三峽橋》

迷於利欲者,如醉酒之人,人不堪其醜,而己不覺也。

〔中〕薛宣:《讀書錄》

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許多人正是終生營營,力求填充自己的欲壑。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慳吝人好比地獄,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貪多無厭。

〔古羅馬〕奧古斯丁:《懺悔錄》

人的占有欲是從來不會停止不前的。

〔英〕高爾斯華綏:《福爾賽世家·騎虎》

能力有限,欲海無邊:人是貶入凡間的神,他沒有忘記天國的一切。

〔法〕拉馬丁:《沉思集》

在飽極生厭的邊緣,欲望依舊是無限的。

〔法〕讓·羅斯唐:《一個人物的日記》

人的欲望是複合物,是很不容易滿足的,即是得到滿足,那也僅能給予沒有痛苦的狀態,但卻帶來更多的煩惱。

〔德〕叔本華:《論文集·空虛生存說》

貪心的人想把什麼都弄到手,結果什麼都失掉了。

〔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貪心的人和母雞》

貪愛銀子的人不因得到了銀子知足。貪愛富裕的人也不因得到利益知足:這也是空虛。

〔希伯來〕《舊約全書·傳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