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陽光心理教育與班級主題活動(下) 自負是過於自信或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種不切實際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現,這種現象往往會使人言談舉止狂傲自私,瞧不起人。自負必須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通常,脫離實際的自負對於人的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青少年有自負心理就是一種嚴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

生活中,有些青少年朋友們常常會因為自負而不能和朋友們友好相處,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也總是有著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不良表現;你們不尊敬長輩、對大人們傲慢無禮;還有的青少年朋友因為自負不愛與別人說話,不回答別人問的問題。這種不正常的心理表現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自負心理——人的一大惡習

有自負心理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自視過高,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總是把自己淩駕於別人之上:與人交往時,你們習慣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即使明知自己錯誤,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接受別人的觀點;任何事情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但卻要求別人都能為他服務;對別人的成績非常嫉妒,對別人的失敗幸災樂禍,不向別人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在別人獲得成功時,會用“酸葡萄心理”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楊某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人長得漂亮,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能歌善舞,素質發展非常全麵。在學校是個受歡迎的學生,學校領導看著喜歡,班主任老師更是視為心腹骨幹,回到家裏,爸爸媽媽又把她捧為掌上明珠,愛寵有加。

有個這樣能幹的學生,做為班主任當然十分高興,一直都很重用她,凡事都讓她管,漸漸地她越來越自命不凡,和同學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了。學期開學要重新成立班委會,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見,她說這個“太笨”,那個“不會說話”,不是搖頭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沒人能當班幹部了!也許正是她的這種態度,引起了同學們的不滿,班幹部競選時,她以11票之差落選了,當時,她就急哭了,中午拒絕吃飯表示對競選的不滿。

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富蘭克林曾說過:“自負是一個人要除掉的惡習。”可見,自負對人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一般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大多數是表現在獨生子女或是家庭條件較好的你們身上。自負不但會給你們造成負麵影響,還會影響你們的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及心理健康。

你們產生自負的原因如下:

1不良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你們產生自負心理的第一根源。青少年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還沒有很高的自我評價能力,通常你們的自我評價來自於周圍的人對自己的看法,家庭則是你們自我評價的第一參考。而多數父母給予你們的都是片麵的溺愛、誇獎、表揚,而非全麵的誇獎與批評相結合,從而使他們覺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我是最棒的,別人都要聽我的”。

2沒有經曆過挫折。現在大多青少年朋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生活中,你們從來沒有遇到過挫折,在學校又因為成績突出,經常受老師的表揚,這就很容易使你們養成自傲和自負的個性。

3對自己片麵的認識。有自負心理的你們往往掩蓋自己的缺點,誇大自己的優點。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人隻看到自己的優點,而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往往容易產生自負的個性。

克服自負心理,刻不容緩

自負往往會導致你們自滿,會使你們喪失進取心,增強虛榮心。它會阻礙你們前進的腳步。那麼,你們如何克服自負心理呢?

1你們要善於接受批評

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朋友是最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意見了,有自負心理的你們可以在做事時可以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見和看法,這樣通過別人的友好提醒。很快就會改變你過去固執已見、惟我獨尊的心理。

2謙虛是良好的傳統美德

有自負心理的你們要用一顆謙虛的心與別人建立友好的人際關係,這是你個人自覺成長的開始。古人雲:“謙受益,滿招損。”你可以有豪氣萬丈,但絕不能半分有自負心理。就算你有超人的才識,也要虛懷若穀。

3增強自我認識

你們要全麵的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要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相比較。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如別人的地方。所以,你們要正視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盡快走出自負心理。

4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有自負心理的你們一般都是目空一切,總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這是自戀的表現,對身心健康極不利。要想徹底地克服這種不好的心理,必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處處為別人著想,尊老愛幼,善待身邊的每個人,還要取他人所長補自己之短,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努力克服自負。

你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負,既要看到自己的過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現在和將來,輝煌的過去可能標誌著你過去是個英雄,但它並不代表著現在,更不預示著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