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哥,你好點沒?我聽到你被刺殺的消息,我恨不得馬上跟蹇碩拚命。可一想到,這麼做隻會加深與蹇碩的矛盾,而且對於您的前途有害無益。”曹仁,曹子孝,從門外推門而入邊走邊說道。

曹仁接著補充道:“我時刻謹記大哥的教誨,不要讓憤怒遮蔽了自己的雙眼,要多思考。”

我定睛一看,一個彪形大漢從門外推門而入,黃麵龐,大眼睛,圓形臉,頭戴赤冠。神情中既有憤怒,又有壓抑住憤怒的理智。邊說話還邊舞動著拳頭,似乎要通過這些動作來釋放自己的情緒。在眼角間似乎有一點水漬。

我感動道:“子孝,你做的對,我看到你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十分欣慰。說明你肯動腦筋,不是脊椎性動物。”

曹仁疑惑道:“脊椎性動物?什麼脊椎動物?大哥,你在說什麼?”

我解釋道:“就是不用腦子支配行動,全憑情緒來支配行動的動物就是脊椎性動物。通俗的說,就是莽夫。”

曹仁崇拜道:“大哥,你太有才了!”

曹仁關心道:“大哥,你這頭上的傷怎麼樣了?”

“子孝,我沒事啦,王神醫說隻是擦破了點頭皮。我想蹇碩這次出手也是出於警告的意味更多些。畢竟,我們爺爺曾經是大長秋,曾經是他們的老祖宗,他們這些人也受過爺爺的恩惠。”我回道。

我接著把剛剛考慮的想法跟曹仁說了,曹仁也表示很讚同,應該馬上離開帝都這個是非之地。

曹仁好奇地問道:“大哥,那我們應該找誰幫您調動呢?”

我略做思考,我已經得罪了蹇碩,宦官派的頭頭們攻守同盟,加上對我的執法嚴也頗有微詞,此時不應找他們。而且以爺爺留下的人情,不宜這時候使用。畢竟,黃巾軍起義造成的地方勢力尾大不掉,為亂世的開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這需要在幫助朝廷平定農民起義後來謀求更高官位時使用宦官派的人情。

我可以借用清流派的力量來達成這次目的,這次打死蹇碩叔叔的壯舉,盡管是出於維護法律尊嚴的必要手段,但一方麵也是給清流派出了一口惡氣,另一方麵本初是我多年好友,他四世三公的影響力也能替我運作。

我回答道:“你替我去找袁紹袁本初吧!”

我交代曹仁應如此如此說,曹仁聽了我的交代,略帶笑意地快速離去前往袁府。

袁府。

袁紹本是司徒袁逢在酒後與府內婢女春風一度的產物,後因袁逢之兄袁成早逝無子過繼給袁成一脈,成為該支脈嫡子。

袁紹現今居住在袁成的府邸,成為袁成的袁府之主。袁紹平日裏折節下士,愛結交朋友,在朝野頗有賢名。再諸袁成已過世,故三公之名雖響亮,卻也沒有當初的車水馬龍。因此,曹仁才能順利進入到袁府能求見到袁紹。

曹仁發現一個膚色白皙,麵容俊美的青年正端坐在大堂正中央,舉止非常符合禮儀。一看就讓人起敬畏之心。

袁紹看到管家引著曹仁走進大堂,站起身上前道:“子孝,孟德兄身體情況如何了?”

曹仁回答道:“本初大哥,我哥昨晚遭遇刺殺,仰賴上天保佑,加上我哥貼身護衛拚死衝殺,我哥才僥幸活下來了。本初大哥,您可得替我哥報仇啊,殺光那些閹豎。”曹仁說到此,眼淚又在眼眶裏打轉,眼睛瞬間紅了。

袁紹歎氣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孟德此次遭閹豎報複,實乃是讓我痛心疾首。賢弟,莫急,此事暫且記下,到時自然會跟那些亂政之賊算總賬。”

袁紹接著道:“孟德今後有何打算?”

曹仁對道:“本初大哥,我哥現在昏迷剛醒,暫時失了計較。想聽聽本初的高見。”

袁紹說道:“此時,朝堂分成兩股勢力,想必你也清楚。現在是平靜期,然而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我的想法是,此時,孟德已然處在風口浪尖,不如調到外地暫避風頭,待到局勢明朗之時,再返回雒陽,我們共議大事。”

曹仁說道:“本初大哥,果然高見。隻是不知本初大哥應該將我哥調往何處呢?”

袁紹道:“不如調往我老家汝南去任職。”

曹仁回道:“善。”

於是,袁紹迅速寫好一篇舉薦信,向何大將軍保薦曹操前往汝南擔任一方父母官。何大將軍早聽說曹操之才,加上此次誅殺蹇碩叔叔深得人心,十分願意上表靈帝將曹操調到地方任職,以起到保護人才的效果。

然而,十常侍,操縱政權的十二個宦官: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他們都任職中常侍,其中的蹇碩對何大將軍的上表看出其用心,對於殺死自己叔叔的曹操耿耿於懷,去外地任職為難其的機會就少了而耿耿於懷。

所以,向靈帝進言要升曹操為頓丘令,而不是外放到汝南郡擔任縣令。靈帝準蹇碩所奏,升任曹操為頓丘令。正常人都明白,一般在承平之時,留在首都任職,出頭的機會更大,外放到地方,前途沒有在京師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