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尋思著此次宴會要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要亮一下肌肉,讓當地豪強知道我曹操不是好惹的;第二個是了解當地家族的關係網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找到他們的矛盾點,從而更加順利地收取這些人的稅賦,上可以繳納朝廷的稅款指標,下可以減輕百姓的壓力並為當地百姓謀福利至少給他們一個溫飽。
想到這,我趕緊招呼人找曹仁,不多時,曹仁走過來道:“大哥,你找我?”
我回道:“對,昨晚休息的咋樣?”
曹仁伸了伸懶腰,說道:“大哥,昨天晚上是我這一個月休息的最好的一次。哦對了,大哥,昨天晚上我入睡前替您接見了一下頓丘縣衙裏的人。大小頭頭攏共10人,衙役有近80人,其他各類為衙門當差的有150人左右。因為上任縣尉隨前任縣令調往外縣去了,縣尉至今空缺!”
我拊掌大笑道:“正合我意,不然我還得擠兌走縣尉。曹仁聽命!”
曹仁朗聲道:“子孝聽命!”
“著曹仁即日起為頓丘縣縣尉,統領縣中所有武裝力量。”
曹仁昂聲道:“卑職聽命!”
我對曹仁交代道:“子孝,你的任務蠻艱巨的,雖然我們現在有百餘人的護衛,但這些護衛空有一身勇力,缺乏正規的軍事訓練。我意是先讓你以護衛為基礎,以老帶新,將本縣縣兵擴充到500人為一曲校尉。這是對你一展才華的小試牛刀。”
我根據曹操原來的記憶了解到,漢朝已經定型的部曲製主要編製序列由大到小為: 軍——部——曲——屯——隊——什——伍 。軍的主管為大將軍(位比三公)、將軍(位上卿);部的主管為校尉(比二千石)、軍司馬(比千石),一般情況下分左、右、前、後、中五曲,或因需要有增有減,總兵力多者六七千人,少則一二千人,大體以一二千人為常製;校尉是僅次於將軍的高級武官,地位較高,其所領部校一般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曲的主管為軍候(比六百石)、千人(比六百石),一般情況下,每曲分左、右兩屯,編士兵200餘人,但有時會多至500人;屯的主管為屯長(比二百石),每屯分前、後兩隊,編士兵約100人;隊的主管為隊率(比百石)、隊史(比百石),每隊分前、後、左、右、中共5什,編士兵約50人;什的主管為什長(鬥食),每什分兩伍,編士兵10人;伍的主管為伍長,每伍編士兵5人。
曹仁激動道:“是,大哥。我保證絕不辱沒曹家的威名,絕不辜負大哥的重托。哦對了,大哥,我跟您介紹下那10位縣衙裏麵的頭目,分別是3位主簿,7位從事。分別掌管稅賦,刑獄,民生,驛站,縣史,檔案,山河良田果林等自然資源等領域。這3位主簿分別是三大家族的族人,7位從事的來源就比較複雜了,有舉茂才的,有3個大家族的子弟,有前任縣令帶過來的。”
曹仁喝了口水,接著道:“哦對了,大哥,其實,在頓丘的西北邊有一座潛山,那山厄守著北邊出縣的主要隘口,山上有一群強人盤踞在山上,平時靠收附近鄉村的租子為生,偶爾下山劫掠。據其中一位掌管治安的主簿所說,那夥兒強人頭目名叫李麻子,擁有大約百人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