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良經此一來,生了戒心,覺著林中既有廟宇,怎會有這類毒蟒盤踞?於是便留了神,不敢似前冒失。就著殘陽餘光,一路戒備著,往前走去。到了盡頭,果是一座廟宇,隻是滿目殘破,山門歪倒一旁,除廟牆尚有大半存在外,內裏殿宇房屋也多倒塌穿漏;分明荒廢多年,久已無人住持。
那水源卻在廟旁山岩之下,泉源乃是一個數尺寬的石穴,離地數尺,並經前人就石形鑿成一個龍首。水源並不甚旺,入口清冷,知是無毒甘泉。將水壺盛滿後,因林中並無他異,毒蟒似隻一條,龍首下麵有一蓄水石槽,甚是長大;連日冒暑奔馳,已有二日不曾洗浴,身上汙汙積垢甚多,難得有此現成浴盆,正可洗他一個痛快;便將衣服脫去,就著石槽洗浴。果然舒適,涼爽非常。心一為之一快。為防萬一,洗時寶劍放在身邊,隨時都在戒備;直到洗完,並無什事。
山行月餘,他因心忙趕路,有時隻就沿途溪水山泉略為洗滌,從未洗過這樣好澡;又當天熱力乏之際,一貪涼爽,未免多耽誤了些時候。洗完天已入夜,山中天色陰暗瞬變,一會工夫,雲起風生,山月潛形,天色頓轉陰晦,跟著雷聲隆隆,下起雨來。
齊良以為這雨一定不小,荒山雨夜,如何能行?便往廟中避雨。仗著行囊中,帶有自運巧思特製的如意孔明燈(乃魚皮所製,可以折疊起來,不畏風雨;專為夜宿荒山,途中遇雨之用。)便就殿廊下取出,將自製耐燃蠟燭點上,順走廊四下查看。本想找一完整避雨所在,坐待天明,雨住再走。
先見東廂房似較完整,他過去一看,室中空空,隻地上墳起兩個高大土堆;土氣腥穢,觸鼻欲嘔。不願入內,忙即縮回。退時,似見靠右壁角土堆上,棺蓋外露;因室中臭氣難聞,忙著退回,也未看真。
正殿比較幹淨,更有拜墊,略為打掃,可供睡臥;隻是黑暗異常,上有漏縫。陰雨不大,風急勢斜,居然未濕;隻是上蒙棉布之類多已腐朽,灰塵甚多。他就著燈光用劍一撥,隨手而起,下麵竟是長方形的整塊木墩;移向殿角無雨之處。陰雨蟲多,見了燈光紛紛飛撲;他覺著惹厭,便將燈懸殿柱之上,自坐暗處。
剛一落座,忽聽狂風大作,沙石驚飛,林木簫簫,聲如潮湧。齊良仰望殿頂裂縫,已見天星,偶有浮雲飛渡,淡月朦朧,若隱若現,雷聲也止。知道雲雨已被大風吹散,轉眼天晴,月耀中天即可起身;無須在此陰森荒涼、令人憂疑之地枯坐待旦。
齊良正打算稍用一點飲食,少時乘月上路,忽聞“嚓嚓”之聲起自東廂;又聽到虎嘯猿啼,和一種從未聽到過的怪獸怒吼之聲,遠遠傳來。荒山深夜,入耳分外恐怖,令人聞之心悸。因覺為數甚多,少時難免路遇,心中躊躇。隻顧側耳遠聽,略一分神,便把先入耳的東廊異聲忽略過去。方想單人獨劍,這多猛惡之物,如何應付?偶一回顧,左側破窗外麵,忽有兩點碧光閃動,疑是猛獸來犯。定睛一看,不由嚇了一跳!原來窗外站著一個怪物。
那東西生得身高丈許,形如殭屍,突額高顴,塌鼻凸口,獠牙外露;瞪著一雙碧瞳,凶光閃爍,不住流轉;周身瘦骨棱棱,通無點肉,滿生綠毛,長約寸許,倒立若針;兩條瘦長的手臂宛如鳥爪,形態獰惡,從來未見。站在窗前,正對燈光伸出雙手,作出攫拿之勢;忽又昂頭聞嗅,彷佛聞到什麼氣味,探頭窗內,不住張望。
齊良人坐暗處,前有燈光,本來難被發現,料是山魈夜叉一類鬼怪。初次相遇,不知能與敵否?方自按劍戒備,心中驚異,急切間,尚不知如何應付;忽然雲破月來,星光下映,由殿頂裂縫斜射下來,正照在齊良身上。
那怪物乃是積年殭屍,本就聞出內有生人氣味;一見有人,一聲怒吼,急於攫人而噬,竟連門也未進,隻將雙臂一分,一片喀嚓亂響,窗欞齊碎,斷檻破門立時倒塌大片。
殿瓦受了震動,紛紛下墜,碎落如雨。
齊良這時如與對敵,寶劍鋒利,原可得勝。見那殭屍如此猛惡,恐非其敵;恰巧殿頂裂縫寬約五尺,離地不過一丈多高,心中一慌,縱身一躍,立由裂縫中穿出,上了屋頂;隨手取出身邊弩箭,照準殭屍凶晴射去。殭屍一下撲空,正往上縱;這一箭正中左目,深陷入骨。負痛情急,暴跳如雷;一心厲吼,二次跳起,往上便抓。無如身子僵硬,縱不多高。齊良二次箭又射下,吃殭屍用手一擋,便自反震回來。
齊良看出它身堅似鐵,除雙目外,箭射不進,方自心驚。殭屍見人高踞屋頂,發射下射,越加激怒;急得連聲厲吼,屋瓦皆震,手抱殿柱,奮力一扳。殿字本已殘破不堪,那經得起這樣一扳?合抱粗的殿柱,立被扳倒,半邊大殿連同殿頂磚瓦梁棟,一齊坍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