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欖勝集冠裳 裙展繽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2)(1 / 3)

聞說此人最是狡詐,鑒於紅雲師徒前車覆轍,並不常在外麵走動,不知怎會來此?

照今日聞見形勢,分明有心要尋二女為難;二女和庵中主人也必早知此事。不知受了什麼人指教,不往別處,卻去庵中暗設埋伏相待。這等強敵,固應小心應付;但是妖人邪法雖高,絕非素因大師之敵,不應如此膽怯,人全避開。多半大師雲遊未歸,隻剩兩個徒弟,因和二女交好,欲用大師所留佛法禁製,設此一計,也未可知。照初遇妖人時情景,不特幻影為他所破;連自己引出店夥盤問以及去往庵中,全被看見,碰巧連隱身法也瞞他不過。

情知不是好鬥,一則思念愛女,急於探訪下落,不舍就回;又恐先前引發殿中埋伏,萬一妖人尾隨在後,被他看出佛法禁製,不去上當,卻往別處尋覓敵蹤?這高邪法的妖人,二女如何能是他對手?深悔先前不應冒夫。為防二女被妖人尋去,抵敵不住;又想雙鏡合璧,恰都帶在身旁,多厲害的邪法也可無害。

想了一想,決計尋到二女,問明與妖人結仇原因,帶回船去;使得父女重逢,再商議應付之策。孫毓桐便問邱四:“近日白龍庵可有什麼事發生?齊、孫二女常往庵中走動也未?”

邱四答說:“白龍庵是個年青貌美女尼住持,隻有兩個徒弟,最守清規,三兩年也不見她師徒一麵。又是家廟,不受供養施舍,從無事故發生。兩位俠女近年方始在武漢三鎮往來,也隻遇事偶然出現,事完人便無蹤。我隻在去年秋天這裏發蛟,水漲成災,又起瘟疫;她在附近散放銀米,用符水與人治病,見過一麵。”

看去真似富貴人家的兩個小姑娘,年紀至多十三四歲,誰也不想到會有那大法力神通。十幾丈長的牛頭蛟隨身波浪,少說有五六丈高;所過之處,不論田園房舍、人和牛馬,全都一掃而光。被二位俠女由別處看見,各駕一道電光飛趕上去;也未見怎樣動手,便斬成兩段,那被電光劈碎的蛟頭,竟比水缸還大。

“此時庵中師太曾往附近土堆上現了一現,二位俠女好似並不相識。後來師太用一塊木板撐著回去,好似吃力異常,她又不願男人幫助,費了好些事才行回庵。二位俠女忙著救人,雙方始終沒有文談。再說庵中師太隻是人好,守清規,並無法力。二位俠女照例兩姊妹同來同往,不加外人;她兩位是女神仙,如何肯與庵中師太交朋友?我雖隻見過麵,兩位俠女的奇事卻聽得多,我想她絕不會住在庵裏。恩人仙姑問他做甚?”

孫毓桐想就便令其傳布,引使二女來見;便說自己姓孫,乃二女的師長。一別多年,新近聞她倆在此行道,特從峨嵋山凝碧崖趕來尋訪,現在船停漢皋,明早便往洞庭遊玩。

如若有人相遇,可與她帶話,令其往尋。

邱四一聽,恩人竟是二女師父,越發驚喜感戴,連聲應諾。孫毓桐知道素因不願顯露行藏,二女往見,蹤跡隱秘,無人得知,底下已問不出所以然來;隻有囑付好了邱四夫妻,仍然隱身飛走。路上一想,二女不知隱往何處,如何尋找?莫如還是去往庵中再探一回,看看有無跡兆可尋,妖人入伏也未可知?心念一動,便往庵中飛去。

先恐身形雖隱又被妖人發現,孫毓桐途中頗有戒心;直到庵中殿房之上並無異兆,再仔細往下一看,不覺大吃一驚!為著救人往返,半個時辰的工夫,二女幻影不見;中坐兩小女尼的幻影也都無蹤,全庵裏外空空,不見一人。天巳入夜,到處靜沉沉的,最奇的是當中那盞佛燈,也與先前精光內蘊迥乎不同,隻是一朵尋常燈火,彷佛所有埋伏禁製已然撤去。

估量庵中埋伏如為邪法所破,殿堂內外必多殘毀,絕無如此安靜;姑且試探著降塔下去,果然禁法全撤,毫無動靜。隻是尋遍全庵不見一人,想不出個什麼道理?孫毓桐見內問禪堂封鎖,隔著門縫外望,裏麵空無一物,隻當中擺著一個蒲團,知是素因大師修煉之所。主人不在,自不便破門入內,沒奈何,隻得退了出來。心想人海茫茫,何處去尋二女蹤跡?莫如回船,與眾人商計之後再說。

她剛由庵中起身飛出不遠,忽見前麵臨江一片樹林之內,似有遁光,微微一閃,看出是正教中高明人物。心想這裏地勢荒僻,四無人家;江岸淺灘,無可觀賞,怎會有人來此?疑與二女有關,便把遁光降落,入林查看。剛一下落,猛覺心中微動,似有警兆。

仔細查看,見前麵空地上,罩著一幢淡紅光影;光色極淡,又無邪氣,不是行家絕看不出,便自己也幾乎誤撞上去。知是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寶光被人隱去,不用目力絕難發見。暗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