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此時想明白的這些部族們也是徹底明白了抵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此時唯一的活命方式就是想神策軍乞降,然後保住他們的富貴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很多新酋長來說,他們心中此時雖然驚駭不已,對於神策軍的攻擊充滿額寒意,但是他們知道此時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他們需要保住自己的富貴才可以,隻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們過上更舒服的生活。
如果他們什麼都沒有了,成為神策軍的奴隸了,那麼和死了沒有什麼區別了,於是這些酋長們就開始乘著此時手中還有一些人馬和牛羊,於是就向神策軍乞降了。
此時,看到這些之前有些猶豫的部族們此時也派人來乞降了,南齊雲知道此時時候也差不多了,這些人是徹底被神策軍打怕了,已經沒有任何抵抗的勇氣了,於是南齊雲就開始將楊成製定的乞降製度一一告知這些人了。
楊成規定的製度就是這些酋長全都都要到長安城居住,楊成將會給他們封賞一些榮譽的官銜,然後按照一定的等級領取俸祿,保證他們的生活。
對於這樣的要求,這些酋長們心中很是不舒服,他們還以為神策軍會封賞給他們一些土地呢,或者是什麼寶物的,但是就是按照一定官階領取俸祿,對於這些酋長來說,這些俸祿實在是無法和他們此時收錢的錢銀和資源相比。
但是楊成已經咬定不肯防守了,楊成知道這些人心中一定會非常不服,但是楊成這樣堅持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這些人一個轉變思想的方式,那就是此時他們是俘虜,不是去長安城當大爺去了。
同時楊成還將收編這些酋長們手下的全部牧民和奴隸,這些酋長們前往長安城的時候,身邊隻能帶上家眷,最後可以帶兩個奴仆,這是楊成的規定。
麵對這些苛刻的規定,這些酋長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接受,他們想著憑借手上的人馬和牛羊,和楊成交換怎麼也是不會差到這種程度,於是很多人都選擇了無法接受。
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轉變,他們從來不認定投降楊成就是俘虜了,凡是認定這是他們的施舍,讓神策軍統一草原之地,神策軍該感激他們才對,所以自然不該授予他們這樣低階的官職,甚至看著俸祿活命。
但是,還是有些小部落的酋長們答應了,這些小部落的人數都不多,有的千人,這些人真的是無禮抵抗神策軍,所以他們直接選了投降,然後就回去收拾形狀了,準備前往長安城生活,之後他們的部族,那就聽天由命了如果神策君仁義的話,他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好結果,如果是神策軍虐待這些人,那麼這些小酋長心中也沒有任何的辦法,此時他們知道保住自己的性命已經是非常苦難的了,此時還要關係別的事情。
麵對這些沒有投降,或者心中猶豫不決的酋長們,南齊雲二話不說,第二天就開始發動攻擊了,然後直指這些酋長們的部族中來了,殺的這些部落聞風喪膽。
還有一些人一個個膽戰心驚地注視著神策軍的動向,如果被告知神策軍更衝殺來了,那麼這些人必然是驚駭的不得了,然後就開始紛紛派遣使者找到神策軍,希望能夠饒過他們的性命,然後回送上重金請命保命同時也強調絕對楊成,按照楊成的治理方式執行。
但是此時南齊雲對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已經開始屠殺了,南齊雲對於這些人也是非常厭惡的,他看著這些沒有骨氣的人,此時就是沒有楊成的命令,南齊雲也要將這些人全部殺死,因為這些人實在是太窩囊了,而且留下這些人的性命,其實就等於是放虎歸山,
但南齊雲的冷血是出了名的,還有一個嚴莊的狠毒,於是南齊雲就在北方草原上縱橫屠殺起來了,直到最後這些部族心中徹底震撼了,然後再也不和神策軍講條件了。但是南齊雲此時也根本就不會接受這些人的投降了,依然在繼續著他的屠殺事業,殺的這些部族膽戰心驚。
此時,這些部族真所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處境了,神策軍根本就不接受他們的投降,於是這些酋長們心中也開始悔恨起來了,他們知道他們剛出就該接受神策軍提出的條件,此時他們就在溫暖的長安城中了,至少還可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