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篇:開港(1 / 3)

蘆官河

蘆官河屬於鄱陽湖湖濱一個叫廿四聯圩的地區。贛江從上遊走到廿四聯圩分四支下瀉,而後象樹根一樣分枝形成許多河湖港叉,蘆官河便是諸多支流中的一段。

蘆官河南北流向,長五公裏,寬約300米,魚蝦豐富、草州肥美。枯水季節,河寬不足百米,熟人隔河可以說話。

開港

我們來說說開港,內河開港主要指大家在約定時間裏到公共河流捕魚。開港被鄉民看著一個盛大節日,不亞於傳統春節。開港那日兩岸插旗結彩、敲鑼打鼓,時辰一到鞭炮齊鳴,漁船百舸競發,即行漁獵。

苟氏和臘毛

苟氏是蘆官河壩口上的原住戶,靠幾口薄田、老公在外打工、養鴨為生。平時一個人忙裏忙外,照顧家小。家事兒多,勤快能幹,人好,就是脾氣有些急。這日她家網圈在蘆官河坪壩水邊的鴨棚跑了幾隻鴨出來,在隔壁臘毛屋簷下吃到下了藥的糧食,當時就藥死了兩隻。藥死鴨子的事以前也發生過,那是發生在別人家,苟氏不太計較,這次不同的是發生在臘毛屋簷下,苟氏不肯放過。臘毛不是蘆官河壩口上的原住戶,靠打魚為生,那年發大水他把家從河對岸遷了過來。房屋就建在苟氏家旁邊。苟氏感覺到地域受到了擠壓,沒有以前那麼寬暢了,雖說壩口上住戶的地都屬於政府所批,她還是有氣。今天藥死了鴨,苟氏言語自然多些。

蘆官壩口實際上是蘆官河一個渡口,一河兩岸,壩口地勢最高,有幾十戶人家,住民開有食雜店,小餐館,圩堤上有人賣菜,有人賣魚,南來北往行人過渡也在這裏歇腳。值得一提的是洪水季節,遠近一片汪洋,唯有蘆官壩口仍生意繁忙,人來人往。蘆官壩口地勢高,使壩口住民心態也產生了優越,他們在思想意識上看矮河對岸的人。

苟氏的鴨子死在臘毛屋簷下,苟氏指責臘毛下藥沒有告訴一聲是存心的,明顯已經情緒化了。臘毛當然不認帳,臘毛想,自己怎麼會存心害人呢?看來苟氏不講道理。你既然不講道理,那麼我自己下藥在自家房前屋後,也犯不著告訴哪個。矛盾由此激化,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苟氏火了,“呸”的一聲將唾液吐在手上,一巴掌打了過去,臘毛臉上頓時起了紅指印。這是一種最瞧不起對方的侮辱行為,以往有人吐痰在地,用腳擦罵人就算狠毒,現在打到臉上來了。臘毛氣也不打一處來,這個女人太野蠻了,臘毛也伸手掃了過去,隻見苟氏的鬢發被括得遮到了整個臉。旁邊勸架的人忙把他們拖開,這時候村長來了,八公——這一帶有威望的長者,也被人請來了。

飛魚

蘆官河開港要在河床南北圩堤緊窄處派有漁船先行牽網封河,漁船全部聚集在蘆官壩口兩岸,青一色兩人小舟,一人撐船、一人下網。鞭炮響時,忙到混亂一片。那時,蘆官河兩岸村民、船民家屬、以及老遠趕來看熱鬧的、采購鮮魚的人加起來有上千號。最有趣的是,河裏漁船起網,肥大的魚兒在網裏嘣跳,贏得岸上人們陣陣喝彩,漁民這時會從倉裏挑了最大一條,拚了力氣往岸邊叫喊最厲害的方向扔。魚兒騰飛,又是一陣號叫;這邊響過,那邊又在丟,熱鬧到不得了。漁工丟魚好有意思,雙手托了魚,往岸上扔,船若走在河邊點還可以丟到人接住,有時船距離岸遠了,那魚兒丟出,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頭,徑直就往水麵下去,引得一陣大喊。這邊號叫聲音末絕,旁邊船工又丟一條過來,眼見得魚兒又要落水裏去,岸邊有膽大的便衝入河裏來接,接到了,一身水淋上岸,沒有接到,也喜笑顏開。丟魚有點象嫁新娘拋喜糖,但遠比婚嫁熱鬧好玩,一河的人都快活死了。

厘不清這場爭吵

苟氏和臘毛打架事件簡單:死了兩隻鴨,兩鄰居一人打了對方一巴掌。另外互相還罵了一些不合適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