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1 / 2)

這是我第一本寫的書,所以有些劇情略顯倉促,文筆也不是很好,我也承認也願意在你們的建議下前進,提升自己的筆力。

在之前就曾經玩過很多的光榮三國誌的係列,有三國誌7,三國誌10,三國誌13等等。對於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肯定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張泉這個人物來源於一次玩三國誌時創立的人物,幫助劉老板打工奪取天下,那也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故而提筆寫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人物。

正如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本三國演義更是將戰火紛飛的三國推向巔峰。

季漢:

仁義無雙劉玄德,年輕時拜師盧植,憑借戰功一步步當官,隻可惜漢末貪腐甚行,正直反而成了錯誤,不願搜刮民脂民膏,棄官而走。任平原郡太守,在職期間,樂善好施,與百姓秋毫無犯,愛民如子,真真切切對得起父母官三字。刺客都不願意刺殺,坦露實情離去。借軍援救孔北海,為解救徐州百姓抵抗曹操,人生行事,全憑仁義二字。前半生顛沛流離,始終心懷興複漢室的誌向,終於三顧茅廬之後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赤壁之戰退曹操,擁立劉琦收荊州,本以為人生巔峰就要來來到,奪益州心腹謀士龐統命喪落鳳坡,江東違背盟約,偷襲荊州並殺了生死兄弟關羽,心腹謀士離去,地盤丟失,結義兄弟被盟友所殺,壞消息接踵而來,想一把刀刺在劉備的心上。為了兄弟,全力起兵攻打東吳報仇,臨行前三弟張飛又死於自己的手下,本就悲傷的劉備更是雪上加霜,夷陵一戰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征戰一生的劉備大敗而歸,在白帝城含淚托孤,淚光中閃現了涿縣桃園下那結義的三兄弟,為了興複大漢而奔波一生。隻可惜時運不濟,生不逢時。

白馬銀槍趙子龍,長阪坡七進七出,兩次護少主於危難之中;神機妙算諸葛亮,三分天下,鞠躬盡瘁,身居高位卻又忠心耿耿,一手支撐季漢,堪稱曆代臣子楷模;義薄雲天關雲長,斬顏良誅文醜,為兄千裏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一生坦蕩的武聖;神威天將軍馬孟起,縱橫雍涼,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錦馬超之名威震天下;粗中有細張翼德,直率勇猛,怒鞭督郵,長阪坡前嚇退百萬大軍,益州義釋嚴顏,巴西大敗張頜,可惜一代猛將不能馬革裹屍,死於自己兩個手下;老而彌堅黃漢升,長沙城下,與關羽打得有來有回。漢中一戰,怒斬曹魏大將夏侯淵,一戰封神,年近花甲,立下赫赫戰功……

曹魏:

末世梟雄曹孟德,既有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我負天下人的自私自利,也有平定亂世,做治世之能臣的雄偉抱負。熱血青年本想百年之後,可有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任洛陽北部尉,五色棒治理法紀,不畏權貴。任騎都尉,大破黃巾,初顯鋒芒。任濟南國相,雷厲風行,嚴查貪腐,貪官汙吏紛紛出逃。位列西園八校尉之一,獻計殺宦官為國除害,隻可惜未成功。少年熱血,借獻刀為由刺殺國賊董卓,於陳留起兵反董。盟軍都忙著爭權奪利時,孤軍追擊董卓,險些喪命。隻可惜漢室國祚將至,天下紛亂,平青州黃巾,涿鹿中原,擒殺呂布,官渡以弱勝強,大敗北方,進而平定北方,攻破烏桓,一統北方。隨著地盤一步步擴大,與之增長的還有少年的野心,官位一步步上升,對權利的渴望替換少年曾經一心報國的熱情,曾經的屠龍少年終成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