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暗訪(1 / 2)

據說從通城縣區到柳水鎮隻有一箭之遙,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說的,還是史書上記載有誤,張一凡整整坐了六十公裏,才到達這個小鎮。

柳水鎮與不是太發達的縣城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張一凡絕對不會相信,通城縣竟然還有這麼貧困的地方。

自從三天前接到通知,張一凡早早準備了行裝,一路西行,趕赴這個傳說中的不毛之地上任。縣委縣政府給他的任命是——柳水鎮鎮長一職。

年僅二十五歲的鎮長,在整個通城縣,乃至東臨地區,絕對是獨樹一幟,絕無僅有。

東臨地區不過是南方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內地小區,通城縣又是東臨地區中相對落後的縣城。柳水鎮就不用說了,絕對是垃圾中的垃圾,經濟極度落後。

據說那裏的人民,幾乎靠打劫為生,社會治安很混亂,人民生活一塌糊塗。

唯一一條賴以生存的柳水河,也因為政府修建張家大壩,供給城市用水工程,給鬧得幾近幹涸。

但自九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整個東臨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城縣也在發生日新月益的成長,而柳水鎮一直因為交通閉塞,地處偏僻,已經與整個時代格格不入。

為此,縣委和縣政府領導召開了聯合會議,決定調派一名年輕得力的幹部下去扶貧。上了年紀的人思想過於保守,很不適合整個時代大刀闊斧的整改,以及超前敏銳的創新。

誰都沒有想到,這次任務落到了張一凡的頭上,張一凡一路苦笑,也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倒黴的事。

當初撇開家族的關係,極力主張靠自己的雙手打拚出一片天地,沒想到淪落到一個偏遠小鎮,當一個也不知十幾品的芝麻小官。

按這個進度,自己要何年馬月才能達到預定的期望?

鬱悶歸鬱悶,事到如今,他也不好再向家族發出求救信號,助自己脫離苦海。

唯今之計,隻有硬著頭皮拚了。哪怕是鐵壁銅牆,也得給它撞出個洞來。

在此之前,張一凡還是仔細看過了柳水鎮方麵的資料。

總體歸納三個字,髒,亂,差!

髒是環境衛生髒,到處垃圾成堆,車子一過,塵土飛揚。

亂是社會治安亂,敲竹杠的,攔路打劫的,下絆子的,偷雞摸狗,沒一個好東西。

差是人民生活水平差,意識落後,思想迂腐,不思進取。

這些都是熟悉那裏的一些官員對柳水鎮的評價,張一凡想了想,要改變一個地方,首先還得要了解這個地方。

因此他決定暫時不到鎮裏報到,微服私訪一個星期。把這裏的人,這裏的事摸透了再說,否則以鎮長的身份,總有些事情看不透切,而別人也不會對他說真話。

有了這個打算,張一凡下了車,融入了稀稀拉拉的人流中。

這個興於二十年代的小鎮,柳水河穿場而過,看著柳水河兩旁低矮河床以及快要幹枯河水,張一凡不由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