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毒得知(2 / 2)

一瞬間各自發了一箭,射中的頭部,當場死亡。此時剩餘的七匹狼,也已發狂,但是還沒有等它們反撲就已經雙雙倒地。

元幀和元塵就把狼的心帶走了,因為還要救治禦恒和淩都,他們想試試這赤焰狼的心。

他們回到玄武山,便在考慮,赤焰狼的毒性太大,這兩個孩子是否能夠承受。最後決定一顆心禦恒和淩都各自吃一半。

元幀和元塵護住禦恒和淩都的心脈,兩柱香的時間過去,看著禦恒和淩都的掌印慢慢消失,頓時大喜,沒過幾日,禦恒和淩都在元幀和元塵的照顧下掌印已經消失了。

可是頭疼的問題又出現了,怎樣照顧孩子等許多問題。村民們也很熱情地告訴元幀和元塵,他們這是才覺得養孩子不容易,他們便想到了師傅當年是怎樣把他們兩個養大成人是多麼不容易啊!

元塵匆匆忙忙地拿著幾個竹筒來到房中,小寶寶淩都也醒了,仿佛是聞見了竹筒內的奶水,元幀和元塵拿起竹筒分別喂禦恒和淩都,這兩個孩子一人各喝了兩個竹筒的奶水,喝完以後兩個孩子在床上淘氣了一陣子便睡著了,夜色已經很晚,此時的元幀和元塵真是疲憊不堪,簡單吃了點幹糧也就休息了。

次日的五更天,元幀和元塵起床,在屋外練功,他們也時不時的相互切磋一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武功根基是否深厚,取長補短,以達到武學最高境界。

元幀和元塵師兄弟商量著,等孩子七八歲時,再遵循師傅遺言各自傳受武藝,一來可以培養禦恒、淩都的感情,二來也便於元幀和元塵領悟師傅臨終時說的話。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每天的天微亮,元幀和元塵師兄弟就起來練武了,因為跟著勿忘道人養成了習慣,勿忘道人過慣閑雲野鶴的日子,淡薄名利,不喜歡去爭鬥,就收養了元幀和元塵師兄弟兩人。

元幀和元塵也是孤兒,是勿忘道人從一對受傷嚴重頻臨死亡的夫婦中收養的,他們的父母還沒有說出孩子的身世便已經斷氣身亡了,勿忘道人把他們葬在玄武山的最高處,以便於他們的父母看著他們成長,勿忘道人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的身世,隻是告訴他們在玄武山最高處的那個墳墓是他的一個故人的,因為勿忘道人深知江湖險惡,知道元幀和元塵的父母是被追殺的,勿忘道人不想讓他們練習武功隻為了報仇,淵源相報何時了呢!

元幀和元塵曾問過師傅勿忘道人:“為什麼不去參加華山論劍?”

師傅回答:“最強的武功不是擁有一本絕世的武功秘籍,而是把所會的武功融彙貫通,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可謂武學之真諦也,以後你們就會明白了!”

元幀和元塵師兄弟二人不停地練武,日複一日,以求師傅勿忘道人說得武學的最高境界,轉眼之間,孩子已經已經四五歲了。

天真、可愛、純樸、善良在他們身上體現,此時的禦恒和淩都正光著身體在玄武山的小溪中洗澡打水仗,也許是喝狼奶和豹奶長大,身體很強壯,玩了那麼久都不知道累,元幀和元塵便回想禦恒和淩都的成長過程,回頭一想不由覺得心頭一酸,他們覺得養禦恒和淩都確實不容易,便想到勿忘道人一人養他們兩個是何種的毅力啊!

元幀和元塵看著禦恒和淩都玩耍的場麵,仿佛也看到他們童時的場麵,而他們兩人童年的事在禦恒和淩都身上一一呈現,打水仗、掏鳥窩、捉小魚等等有趣的事情,元幀和元塵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笑了起來。

所有的不快樂全部化為雲煙,消失於這廣闊無垠的天空之中。元幀和元塵師兄弟無意間在師傅房間裏發現了一些信,看完了這些信明白了一些事情,原來才知道他與師母之間的事情,因為心愛的師母去逝,傷心不已,自稱勿忘是為了不忘記師母,他答應過師母不入江湖,因江湖險惡,師傅又心軟,容易吃虧,所以師傅勤練武功以達忘我的最高境界,研究出千裏飛、火雲掌、移陽劍法等武功。

師傅和王重陽也是致交,因理想不同,便分道揚鑣,一直以信聯係。在抽屜裏還有一個檀香木的精致盒子,裏麵寫的是關於元幀和元塵的身世,當年勿忘道人也查到元幀和元塵父母為何被追殺,原來元幀和元塵是吏部尚書李孝仁李大人的兩個兒子,因發現了朝庭一些大人物走私犯法的證據,所以招來大人物派來的高手追殺。

此時,元幀和元塵也明白了師傅的良苦用心,勿忘道人對於元幀和元塵兩師兄弟,是想讓他們傳承武學,以達到忘我的武學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