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動動腿腳,體驗健康的生活(1 / 3)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但是怎樣來保證自己的健康?答案就是要多鍛煉。有些人已經參加了一些健身班,開始了一係列適合自己的健身活動,但是去健身房一方麵有時間限製,比如你想運動的時候健身房還沒開始營業或已經下班關門,另一方麵就是費用比較高,所以還不如換上自己的運動裝,開始自由的鍛煉身體。其實健身房並不是唯一鍛煉身體的場所,想要保持健康,最方便實施運動便是走路。

走路就是不跑不跳,隻是單純的走路而已。若是想要保持自己健康,最好每天堅持走路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的運動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看不見明顯的效果,但若是長時間堅持,效果就會很明顯。走路也是預防疾病的方式之一。

一、走路可以預防心髒病

每個人都害怕自己患上心髒病,根據中醫臨床驗證,一周內能夠步行三個小時以上的人,患心髒病的幾率會大大下降。

二、走路能夠降低高血壓

一般人們步入了中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也會慢慢升高,但是經常走路的人,身體內荷爾蒙分泌就會降低,因此也就減少了血壓上升的機會。除此之外,走路還可以增加身體中牛膽酸的含量,而牛膽酸正是降血壓的良藥之一。

三、走路可以避免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中醫上認為,中老年人更應該經常走路鍛煉身體,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能夠步行45分鍾以上,就會使全身的血液活動起來,血液的循環就會變得更加的暢通,從而有效防止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四、走路能夠預防動脈硬化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越來越好了,飲食也豐富多樣了,但是生活節湊也越來越快了,相比較而言,飲食也變得沒有以前規律了。因此,不健康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就大大的增加了身體中膽固醇的含量,同時也增大了誘發心肌梗塞的發生幾率。如果我們每天堅持走路20分鍾,就會燃燒身體中的脂肪,從而就會降低膽固醇的含量。

五、走路能夠預防糖尿病

中老年人最擔心的就是糖尿病的發生,而患這種病的根本原因就是飲食過量,缺乏運動。其實走路就能將身體中的葡萄糖消耗,降低身體中的糖的含量,所以多走路就會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

六、走路可以防止乳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老中醫曾經做過臨床研究,如果一周之內能夠運動七個小時以上,那麼患乳腺癌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最有效的運動,就是走路。同樣也證實了,若是經常走路,那麼就會大大減少患直腸癌的幾率,因為走路能夠有效的排除身體中的廢物,保證腸道的健康。

七、走路可以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

我們在走路的時候,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肌肉,還能夠保持骨骼的健康。中醫研究認為,女人在年輕的時候若是能夠經常有規律的走路,那麼骨骼會攝入更多的鈣質,因此到中老年時就能夠有效的防治骨質疏鬆。

八、走路可以減弱關節的發病率

近年來患有嚴重的骨關節病症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多的就是膝關節耗損嚴重。走路就可以有效地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從而減輕關節炎的疼痛感。不過,在運動的時候最好是隔天運動,這樣能夠讓自己的關節有一個休息的機會。

九、經常走路可以減輕抑鬱

走路可以有效的緩解自己的心情,那麼有規律的走路能不能抵製大腦所產生的抑鬱呢?有專家根據臨床實驗發現,一般抑製抑鬱的藥物能夠很快止住病情,但是幾個月以後,病情就會複發,那麼這時候病人就會比以前更加痛苦。因此走路可以有效緩解抑鬱患者的心情,穩定他們的情緒。

走路成為治療疾病的最好藥物。因為這樣既健康又省錢,並且是天然的自身的運動,更不會產生副作用。適當的運動還不會使自己的身體有負擔。所以說,走路是治療我們身心疾病最好的方式。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私家車也越來越普及,即使沒有私家車,公交車也能夠延伸到農村小巷裏,人們的生活出行大都采用交通工具,走路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所以,現在的患病幾率也是越來越多,因此大家要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好遠離那些省時省力的交通工具,多用自己的雙腳,經常活動,就會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中醫界通過研究指出,心髒病的死亡率要遠遠大於其他疾病的死亡率。並且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並不是隻存在於某一個地區。

醫學研究表明,心髒病患者的主要原因和肥胖有關,如果一個人的體重超標,那麼這個人將來患有心髒病的幾率就會大大升高。多年以來,心髒病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第一病情,但是醫學界也表明,如果我們正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那麼也能夠抑製心髒病的發生。

若是身體過於肥胖固然是影響身體健康的,注意這裏說的是過於肥胖,一般稍微超重點的也不用過於擔心,不要刻意的重視自己的體重,畢竟在現在的科學研究中,沒有說肥胖者一定就是不健康的,同樣也沒有說消瘦的人就一定是健康的。但是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念,往往是因為消瘦的人更喜歡運動,飲食也比較有規律,他們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所以患病的幾率就會大大的減少。若是一個人很瘦,但是不喜歡運動,飲食也沒有規律,那麼她的身心不一定是健康的。相反,若是一個人喜歡運動並且經常的運動,即使是肥胖的人身體也可能是非常健康的。

生命在於運動。喜歡運動的人一般就會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不運動的人就會越來越不健康。

有一個曾經治療過五千多位心髒病患者的醫生證實,若是每周都參加體育鍛煉,那麼就會大大的減少死亡率。

輕快的走路是非常健康的走路方式,這樣說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心髒也是一塊肉,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加強血液的流動,而輕快地走路就對增強血液的流通性有很好的作用,於是會讓我們的心髒更加健康。不僅如此,有規律的走路還能讓體內的血糖降低,從而減少動脈的壓力。另外,走路還能讓人體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增強,這樣就能防止血液黏稠度上升,從而保證血液的正常流通,有效防止腦血栓的發生。這樣人的心髒也就會更加健康。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最好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如果每天能堅持走路一個小時,就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同時對於有效防治心髒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醫臨床研究顯示,中年女性中患有心髒病的人比較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好。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從而增強了自己的抵抗力,也就會大大的降低患心髒病的風險。

因此,我們不要害怕心髒病難治,也不要覺得心髒病有多麼可怕。而應該在平時多注意防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鍛煉,多走路。經常走路,經常鍛煉要遠遠比吃保健品好得多。因此,我們應該每日堅持走一會兒,讓心髒變得更更有活力,身體也就會更加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健康的心髒,請從堅持走路開始。

當前,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的生活、工作壓力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身心健康問題最容易受到威脅。所以,我們就應該學會通過適當的運動來緩解自己的壓力。

可以讓自己舒緩壓力的運動很多,其中走路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走路不但不用花錢而且還是非常健康的療法。走路療法通常有如下功效:

一、能夠調整大腦興奮中樞

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中樞,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器官,對於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果一個人將自己的注意力長期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可能讓大腦在這一區域的能力下降,這樣大腦的活性就會失調,於是人們對於事物的反應能力也就逐漸降低了。而走路可以提高大腦的活性,讓大腦能夠得到充分地休息,從而維持大腦的正常運作。

二、走路可以使中樞係統維持在良性的狀態

人在運動過程中,神經中樞可以分泌一些激素,這些激素對調節大腦的活性有一定的作用,從而對人體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人體就能處在積極的狀態中。因此,經常走路,能讓神經係統保持良好的狀態。

三、走路可以增加肌肉等器官的功能

在當前,很多人的腦力勞動要遠遠大於體力勞動。他們缺乏鍛煉,身體機能也開始逐漸下降。因此,人體就會處在亞健康狀態。而走路則可以比較好的調節身體的運動,是一種比較快捷的減壓和鍛煉身體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患上了神經衰弱的病症。事實上,這種病症絕大多數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引發的。因此,如果想治療神經衰弱,僅僅靠吃一些藥物顯然還是很不夠的,還要配合一些體育鍛煉進行輔助治療。這樣才能夠很好地緩解身心的壓力,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走路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經曆的事情,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如何正確的走路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的。在走路鍛煉的過程中,走路的姿勢和步伐也不容忽視。隻有正確的走路方式才能夠讓你消除疲勞,緩解壓力。所以,我們在平時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保持背部挺直,將前胸張開,這就是想像的呼吸的姿勢。

二、提臀,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支持背部。

三、走路的時候,應該先從臀部開始向外伸腿。

四、可以將自己的腳尖微微點起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五、要保持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處於放鬆狀態,並且走路的時候呼吸要有節奏。

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不但能讓自己的心情更加放鬆,也能鍛煉身體,讓疾病遠離你。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很多人之所以患上了糖尿病,是因為他們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係統受到了損傷,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少,而胰島素專門分解身體中的糖分的,含量不夠就無法很好的分解糖分於是就造成了糖分的堆積,引發糖尿病。這樣一來,身體的很多係統都會受到威脅,特別是對血管和神經係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逐年上升。

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特別是該病容易引發多種並發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更嚴重的會發生冠心病、尿毒症等病症。

研究表明,肥胖是發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糖尿病沒有傳染性,但它和肥胖的關係卻非常緊密,研究顯示,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三倍。因此,要預防糖尿病就要早作準備,要控製好自己的飲食和體重,不要讓體重超標,給自己造成困擾。

要堅持鍛煉,而糖尿病人又不能進行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因此,每天能夠輕鬆地走半個小時,這就非常好的鍛煉方式,而且還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如果一個人每天至少步行兩小時,就可以大大降低並發症引起的死亡。因為每天步行兩個小時,患者的心情會因外界的景物而得到放鬆,因此也對自己的病情減輕有一定的幫助。

可能有的人覺得走路能夠降低血糖的說法不太可能。事實上,這並不是憑空亂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將身體中的葡萄糖釋放出去,讓其得到充分轉化,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身體中血糖的含量。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吃完飯後散散步,就能夠將食物中的糖類進行分解,也就讓自己的血糖保持了平穩。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在鍛煉的時候,要慢一些運動。而且還應該注意選一個比較適合運動的鞋子。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走路對於降低血糖而言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讓自己遠離糖尿病,要經常多鍛煉,多活動腿腳,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奠定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上班族往往心情比較鬱悶,一方麵可能是工作不順利造成的,一方麵則是因為同事關係不太融洽而造成的,等等。長此以往,就會引發疾病。

心情鬱悶,通過體育運動就可以很好地釋放,有效的將這些化學物質排到體外,從而改變和調節了自己的心情,因此鍛煉是排除鬱悶心情的良藥。

在運動的時候,人們就會將自己的注意力都轉移到運動上,也就逐漸減輕了人們腦中的消極想法,而且還能加速血液循環,讓呼吸更加順暢,漸漸地,緊張的情緒就會得到放鬆。

當心情不快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運動來釋放心情。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可以讓大腦皮層受到刺激,情緒的變化是神經係統多種技能變化的總和。因此加強鍛煉,可以讓心搏加強,促進血液循環,讓大腦的活力增強,從而就會將產生的興奮抑製住,改善不愉快的狀態。

很多人之所以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是因為他們運動的比較少,無法將注意力進行轉移。所以要多運動,而走路是最好的有氧運動。它可以提高沮喪者的注意力,調節神經的興奮程度,讓沮喪者的心理得到調節。因此,要想讓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一定要做到“三定”。

一、定時。在一天中,最好的鍛煉時間是下午3點鍾到晚上的9點,在這個時間段中鍛煉,其效果會更好並且能夠更好的控製血壓和血糖。

二、定量。運動量一定要處於均衡狀態,不能一天走很多,而另一天又走得很少,或者是今天隻走了十分鍾,而明天就一下子走一兩個小時。應該每天定一個比較固定的量(或者用時間來衡量,或者用距離來衡量),主要是讓自己的鍛煉時間或者距離保持統一,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