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 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