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海匪頭目從地獄到天堂,不顧還在流血的耳朵,撲通跪地猛磕頭。
李青陽一麵森然,冷冷道:“你回去問問汪直,他還要不要祖宗了,他要做遺臭萬年的漢賊麼!”
海匪慌忙不迭的磕頭:“記下了,小人記下了!”
青陽稍一沉吟,又傲然道:“漢賊不兩力,不日,大明天兵將直搗舟山,肅清倭患,何去何從,請你家船主細細思量。”
“來人,找條小船,送他出海!”
海匪如蒙大赦,慌忙不跌的爬起來,在軍兵看管下連滾帶爬的走了。
一旁,戚繼光神色移動,湊過來耳語道:“青陽,你要招安汪直?”
李青陽神秘一笑,眼中閃過睿智的神采,耳語道:“我可是錦衣親軍,策反敵將是我份內事。”
戚繼光心領神會,低聲道:“我全力配合你。”
兩個月後,紫禁城。
威嚴的紫禁城,朱紅色的大門緩緩敞開,一名禮部官員步出門外,高亢清晰的大聲喊到:“獻俘!”
廣場上的錦衣親軍也隨聲呐喊,聲震長空,氣勢宏大。很快,一群身穿紅色囚服,項係白練,手腳帶鐐的倭將在高大健壯的侍衛押解下,走入午門廣場,到午門前正中時,罪犯被按著跪下。
內閣首輔嚴嵩,親自向大明天子奏報平倭戰事,盛大隆重的氣氛中,大明文武暫且放下了爭執,人人將腰杆挺的筆直。後刑部官員,牢子將被俘敵酋以白練捆縛帶往太廟、太社作告禮,然後在宣德門行獻俘禮。
大明天子在門樓前楹當中設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後,侍臣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侍臣宣布“引獻俘”,將校把被俘者帶到獻俘位。侍臣當眾宣讀戰勝敵軍的“露布”,就是捷報。
禮成,大明天子下旨將一眾倭將淩遲處死,一眾倭將被如虎似狼的禦前侍衛,狠狠按著嗑了幾個響頭,文武百官山呼萬歲,山呼聲回蕩在紫禁城內外。山呼聲中,年紀尚輕的裕王小臉漲紅,腰杆卻挺的筆直,攥緊了拳頭狠狠的盯著那些凶悍的倭將。
雄心壯誌,在年方十六歲的裕王心中滋生,發芽,不可遏製的生長著。
同一時間,寧波衛。
戚繼光在浙江,福建招募兵勇,加緊操練,一麵催促南京兵部加緊打造鳥嘴銃,佛朗機炮。沉睡百年的大明王朝,戰爭機器緩緩的啟動,戚家軍威名響徹大江南北,英姿勃發的戚繼光聲明鵲起,劍指倭寇盤踞的巢穴,舟山島。
“虎,虎,虎!”
寧波城外殺聲震天,一排排衣甲鮮明的精壯士卒,汗流浹背。
又同時,寧波府,錦衣衛千戶所。
李青陽穿一身大紅軍服,端坐上首,展開手中一封密信,一字一句將密信讀完,記在心中。信手一仍,事關重大的密信落入炭盆,很快便化作了灰燼。下首,兩個漁民打扮的漢子戰戰兢兢,等候著這位錦衣衛大員的發落。
半晌,李青陽咧嘴一笑,溫和道:“口說無憑,五峰船主既心向大明,總要拿出些誠意來。”
東方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蒸蒸日上,代表著世界的東方正在譜寫的一段傳奇。(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