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 恐懼的變種:生命的瓶子從古晃到今(2 / 2)

基因的願望就是“比多還多”。遠古時期,基因的這種特性的一個好處,是讓祖先們想方設法增加維持生命的必需品,盡量減少直麵生存恐懼的機會。物質需求夠用之後,“比多還多”的基因讓人類的恐懼內容有了變化,人類開始產生了新的恐懼,那就是我們需要的比現在多,比別人多。在古代,比別人多可以比別人娶的老婆多,生的孩子多,享受男女的魚水之歡也比別人多。於是男人們賣力去積累物質財富,以便比別的男人享受更多風花雪月的生活。還有,當一個首領也可以有這些好處,多占女人多生孩子,還有更多的雄姿可炫耀。女人們為了自己和後代的安全和以同樣的投資獲取更大的收成,喜歡的也是有物質有權力的男人。由此,比別的男人窮或者比別的男人權力小,成了男人們的普遍恐懼。而群落或者集體之中,比所有人富有的男人往往隻有一個,這個男人為了保持自己的首富與極權位置,既要努力積累財富又要提防別人把他推翻替換。恐懼自始至終地伴隨著他。更多的男人一直在爭先恐後的追逐之中,惟恐自己在群體的排列之中是後置的。恐懼從來沒有在他們的生命中稍離。

世俗風貌進化到今天,文明讓人與人直接競爭的鋒芒看起來鈍弱了一些,實則是改變了競爭的耳目。男人和男人的交鋒不再是臂力與臂力的角逐,而是把這種角逐移植到一個看起來並不血腥甚至有些斯文的場所。商場與政界,同樣都是戰場。現代社會,人類的身體所必須的物質的東西早就足夠了,但是,我們用來和別人比較的東西永遠不夠。成為一個城市的首富是不夠的,還要做一個省的首富、一個國度的首富。我們的基因催促著我們幹的就是這種事情。我們的職業位置上也有這樣的欲望。作一個科級幹部是不夠的,比科級高的是處級,局級,省部級……甚至,在精神追求的欲望上也是這樣的。一個作家,在一個小圈子裏成名是不夠的,還要在一個區域裏麵最能有名。還有在省裏,在全國產生名望……中國作家一直有諾貝爾獎情結,說好聽的是在靈魂上不懈地自我升級,說難聽的,就是欲望的永不停息的追逐。我的一個女友是《自私的基因》的推崇者,看了這本書,她一通百通。她對我說,普京若是生在古代,一定去爭取的是一個部落的頭領,而且要做好幾屆。很多離奇現象的冒頭,她知道那是基因“自然選擇”的結果。她看到的所有的人,包括她自己,都是在為基因打工。

真是奇怪,物質豐足後的人類文明,卻比任何人類曆史階段都異化。人與本然的那個自己越來越遠,人類的恐懼感也越來越嚴重。我甚至以為,比起古人,我們進化出來了更多的恐懼。物質和醫學的發展,讓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們比古人有了足夠的時間,要麵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癌症多是一種積累病,也是一種老年病。古人大都因為活不到得癌就已經死去了,現代人的長壽,使得癌症在更多的人類生命中浮出水麵。對癌症的恐懼是一種進化的結果,無論是身體之癌還有精神之癌,都是現代人不得不麵對的一種新穎的恐懼——恐懼是晃動生命瓶子最拿手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