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運籌帷幄
事關生死存亡,呂布是真不敢有丁點的大意,在陳宮低頭綢繆時,他根本不敢出言打攪,甚至連喘氣都不敢喘得過大。
“軍師,可有破解之策了嗎?”
直到陳宮眼神晶亮地抬起了頭來之際,呂布這才趕忙發問了一句道。
“嗯,怪不得曹賊這半個月來一直不曾再攻我下邳,原來打的是水淹的主意,嘿,陳某既已知曉,又豈會讓曹賊得意了去。”
“主公明鑒,現如今正是嚴冬時分,兩河的水勢都不算太大,要想實施水淹之策,那就必須在上遊狹窄處築壩攔水,距城還必須相對較近。”
“依此算來,沂水之壩當在白龍灣,而泗水之壩則當在七裏灘,要想破解,唯有派兵前去掘堤。”
“唔,若是能挖開泗水左岸與沂水右岸之堤,水勢一瀉,河必改道,賊軍再想築壩攔水,那便得多費十數倍之力,應是能足夠我軍堅持到明年初夏有餘了,此為第一策。”
“再有,我軍也可以將計就計,先在城中準備好大量的木筏,然後再派兵去掘開堤壩,趁敵軍來不及移營,大舉殺出,當可大破賊軍。”
“隻是,此策說來也不乏凶險——倘若敵軍算到了我軍的行動,那,我軍鬧不好便會中了敵軍的埋伏。”
陳宮不愧是當世有數的謀士,隻在矮幾的表麵上比劃了片刻,便已推斷出了曹軍的大致部署,不僅如此,更是順勢提出了兩條破敵之策。
“軍師,若是按第二策行了去,恐怕不是大勝便是大敗,以我軍目下的實力,冒險行事的話,就怕會弄巧成拙,依我看,還是采取第一策更為穩妥。”
呂布仔細地盤算了一下之後,最終還是沒敢采取第二策,原因很簡單,如今下邳已遭敵四麵合圍,要想派兵去決堤壩,那就不可能不驚動曹軍,遭敵反算的可能性未免太高了些。
“主公若是打算采用第一策,那,所派出的決堤將士勢必再難回歸城中,我軍的機動兵力難免便會稍顯不足。”
“如此,就必須盡快與臧霸所部有所溝通,尋機斷了曹賊的糧道,方才能逼曹賊倉促撤軍。”
陳宮自己也覺得第二策太過冒險了些,畢竟曹營中那些謀士可不是等閑之輩,一旦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那後果實是不堪設想。
“嗯,那就讓宋憲率部去掘了沂水之堤,完事後,可先向廣陵轉進,入駐高郵;至於泗水之堤麼,便交由張遼出馬好了,事成後,即刻轉向泰山,與臧霸聯軍一道,伺機而動,我與軍師一道守城便是了。”
帳下諸將中,能堪大用的也就隻有張遼與高順二人而已,相較來說,張遼無疑更機靈一些,在呂布看來,他無疑是斷敵糧道的最佳人選。
“不妥,那臧霸向來隻服主公一人,張將軍與他不熟,恐怕很難讓臧霸調兵配合,要想斷曹軍糧道,唯有主公親自前往方可。”
呂布話音方才剛落,陳宮便已毫不遲疑地給出了否定的意見。
“唔,我去也行,隻是如今賊軍四麵合圍,我軍兵馬難出,軍師可有良策嗎?”
一聽這話,呂布心頭可就不免有些打鼓了——前任固然是戰陣老手,可他本人卻是從不曾上過戰場,到時候若是出了啥差錯,那樂子隻怕真小不到哪去。
問題是陳宮所言確是實情,要想盡快逼退曹軍,還真就沒旁的路可以選擇了的。
“此事不難,主公可以先集中過半的兵馬,假裝夜襲劉備的營地,在接近敵軍營壘時,大張旗鼓,誘使敵軍主力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