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裏的布局雖說不是很富麗堂皇,但也稱得上是古樸高雅,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大戶人家。
老爺和夫人坐在上位,丫鬟分站左右,大廳中間跪著一個滿臉愁容的小少年。
良久的寂靜令人感到窒息,老爺的深沉質問聲打破了沉寂:“你告訴我你為什麼又被逐出師門?”
張小寒緩緩抬起頭來,很是果斷地回應道:“這個你得去問師門。”
一句話幹脆利落的把責任推給了別人,似乎他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錯。
“你這個孽障,看我怎麼收拾你!”
“老爺,你冷靜點。”
老爺氣得跳起身就要去打張小寒,結果被緊跟其後的老夫人給拽住了。
張小寒見狀不妙,忙起身躲到老夫人身後,很顯然老夫人才是他逃避責罰的避風港。
老爺見打不著孩子就轉身把氣往夫人身上撒,氣急敗壞地朝夫人吼道:“真是慈母多敗兒,要不是因為你,這孩子也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老夫人見老爺很生氣,也隻好輕言細語地安慰道:“孩子畢竟還小,讓他早點成家也好過去舞刀弄槍的,咱們也能早點抱孫子,豈不是再好不過。”
“真是婦人之見,我們張家一向受朝廷恩惠,從來都沒有出過廢物,是我張家的後人就必須建功立業。”老爺很是虔誠地朝大門外拱手道。
張小寒之所以如此叛逆,是因為他清楚自己隻是一個穿越者。
七歲時乘坐的飛機出現了意外,和他一起坐乘坐飛機的56名師生全部遇難,唯獨他僥幸活了下來。
僥幸活下來對於他而言並不是幸事,每每回憶起那一幕,都會令他無比痛心,經常半夜被惡夢驚醒。
那時飛機遺落到張家後院,危在旦夕的張小寒被張家夫婦救起,還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養著。
這十年來,張小寒曆經重重磨難拜師學藝,整個皇朝最大的八大修真門派都進過,不幸的是屢次被逐出師門。
學藝生涯中,張小寒除了練就了一身好體魄之外,便一無是處,更不談什麼修為了。
什麼拜師學藝都不是這個來自文明地球孩子所想要的,他隻想能夠有一天回到地球,回到親人的身邊。
最初拜師學藝是被張家夫婦哄騙著去的,說是修煉好了,有了法力就可以回老家,年幼的張小寒半信半疑地踏上了拜師之旅。
後來他自己也逐漸明白了,在這個修士漫天飛的修真界,唯有靠高深的修為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找到回地球的路。
“你已經無藥可解了?”
當聽到老爺的這句話時,張小寒才把自己從思緒中拉回來。
張小寒誠惶誠恐地繞道老爺的跟前,很是誠懇的再次跪下來,仰頭直視張老爺,一臉迷惘地問道:“爹爹,孩兒知道錯了,請您告訴我孩兒接下來該怎麼辦?”
拜師途中張小寒比較另類,每到一個門派都不守規矩,嫉惡如仇的性格讓他無法立足,不是被逐出師門就是自己受不了打壓私自逃出來。
如今麵臨無門可入的境地,一向自信滿滿的張小寒感到前途一片迷惘,滿眼期盼地望著爹爹,希望爹爹能給他指條明路。
老爺掄起巴掌要抽小寒,但又不忍突然收手,轉身回到座位,喝了口茶,冷靜了片刻才開口說話。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也不想讓你去受苦,畢竟你不是我們親生的。沒必要讓你去為了張家去冒險,你該有你自己的路去走。”張老爺把憋在心裏的話抖了出來,然後如釋重負一般籲了口氣。
張家列祖列宗都是受過朝廷恩惠的,上幾代中出了不少大官將軍,到了這一代就開始沒落了,主要是因為張宗林年輕時就得了怪病,無法為國家效命。
最可悲的是張家到了他這一代沒有子嗣,麵臨後繼無人的殘局,張小寒的出現無疑是給這個大家庭帶來曙光。
張宗林起初又悲又喜,悲的是擔心這個七歲孩子很難養得家,喜的是他還有一線希望,也許可以把所有的期望都押注在這個來路不明的孩子身上。
可是如今這孩子太不成器了,屢屢令他失望,讓他不得不做出最明智的選擇——放棄。
“老爺,你可千萬不要當著下人和孩子的麵胡說,小寒可是從我身上掉下的肉。”已經到了這一步,作為養母的夫人還不肯麵對現實。
其實張小寒心裏明白得很,一直不提自己的身世就是不想傷害這對夫婦,畢竟他們是他的再生父母,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張小寒。
張小寒也忙插言道:“你們永遠都是孩兒最親的人,爹爹和母親的養育之恩,孩兒永世都難以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