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三人佩服(2 / 2)

魯密銃是明末由傑出火器專家趙士禎改進的一種火繩槍,原型是奧斯曼帝國進貢的火繩槍。重約七八斤,約長六七尺,槍柄處藏有鋼刀,若是敵人逼近,可作斬馬刀用。

放槍時,前扶托手,後掖槍托,扣動扳機,沒瞄準的時候,手不能動,準星和和眼睛對準遠處,不會讓眼睛薰到。

這槍比東瀛倭人的鐵炮好使,說起來算是大明最好的火繩槍了。

“沒錯,就是魯密銃,這是咱們大明最好的火銃,當然比你們的還是差上不少。”滿桂道。

“你看他們的隊列如此鬆散,可知為何?”滿桂又開始考校陳珂。

“是怕走水吧。”陳珂道。

“果然難不住你。”滿桂笑道。

走水就是著火。火繩槍點火的藥池暴露在槍管外側,最怕的就是遇到火星意外引燃,軍陣裝備火繩槍之時,人與人的間隔要拉的很開,方能避免意外引燃導致走火。

“滿大哥,還記得我和你說過的那種燧發槍嗎?”陳珂問向滿桂。

“怎麼不記得?!當時我聽得心裏癢癢,一直惦記著呢。”

“那燧發槍就沒有走水的危險,行軍之時也不需要隊形如此鬆散了。”陳珂停歇了片刻,接著道:

“而且不止如此,當火銃隊列可以密集排列的時候,能發揮出來的威力遠勝鳥銃。”

“此話當真?”怪異的口音傳來,陳珂抬頭看去,一個高鼻深目的大胡子正死死盯著自己看。

“你是?”

“這位是丙字營首領,彭簪古,彭將軍。”滿桂沒有說話,袁崇煥介紹道。

“這位彭將軍不是漢人吧?”陳珂好奇。

“我是泉州色目人。”彭簪古道,“因為善使火器,被袁大人招攬,在他手下任命,算起來也有六七年了。”

色目人就是對來自中西亞和歐洲各民族的統稱。

陳珂想了想,明白了為什麼是袁崇煥來介紹,這彭簪古妥妥的是袁崇煥嫡係啊。

六七年前袁崇煥才剛剛考上進士,還在福建當知縣,那時候就投靠袁崇煥的人,不是嫡係是什麼。

陳珂也暗自佩服,從那時候開始,袁崇煥就已經在為遼東之戰做準備了。

“這位小哥,你方才燧發槍威力遠勝鳥銃,可是真的?”彭簪古追問道。

“是的。”陳珂道:“準確來說,因為可以密集列陣,燧發槍陣要比火繩槍陣威力大上許多。”

隨後陳珂向彭簪古、袁崇煥、滿桂幾人簡單介紹了燧發槍的優勢以及組成密集線列陣形的好處。

聽得眾人兩眼放光。

彭簪古對陳珂佩服不已。

“我先前聽袁大人說陳小哥你在火器一道很有建樹,我還不相信,現下算是服氣了。”

上次陳珂來寧遠的時候,彭簪古去將作監領魯密銃去了,沒有機會和陳珂交流。

陳珂內心有點得意,這就服氣了?我還沒有把殺手鐧:古斯塔夫方陣拿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