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三國誌、三國演義的故事為主,穿插一些民間流傳的戲曲話本故事,所以嚴謹性肯定不如曆史論文,還請讀者大大們多多體諒)
“叮當當,沒人裝。眼尚明,難心放。咕嚕嚕,頭啖湯。你不喝,我先裝。嗚呼呼,喝精光。石頭出,剪刀藏。嘻哈哈,莫驚慌。下一頓,你做湯!”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冀州,巨鹿郡。
一名黑袍男子帶著兩個護衛順著耳畔這淒慘的兒歌,緩緩走進了一處小村子裏。
這村子的規模並不算大,放眼望去也不過十幾戶的樣子。
就在村子的正中心,一棵已經被人幾乎完全剝去樹皮的大槐樹下麵,一名看上去不過四五歲的小孩,此時正盤腿坐在土地上,手裏捧著兩支木棍,眼神空洞的看向前方。
黑袍男子見狀側頭看了護衛一眼,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護衛立時便走了上去。
然而,還不等這護衛走上近前,便見不遠處,另一名小孩端著支碗,如同行屍走肉般從一間房屋裏走了出來。
“阿牛哥…快……”
端著碗的小孩剛想喚醒自己的夥伴,一抬頭便看到三名男子站在麵前,下意識地,這小孩就想把手中的碗藏至身後。
顯然是把他們當成了壞人。
見此情形,黑袍男子有些無奈地笑了笑,走到這小孩身前,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
“孩子,別怕,我不是壞人,我的名字叫張安,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兒子,你們村子沒有聽說過大賢良師嗎?他可是經常在冀州這邊布施符水哦,說不定你還喝過我爹熬得符水呢。”
一聽到‘大賢良師’這四個字,小孩的眼中好像有了些光亮,不過很快這抹光亮就又被一層灰暗給掩蓋了下去。
“俺……俺知道大賢良師,你……你是大賢良師的兒子……是客人,客人……吃東西吧……”
小孩子看上去瘦骨嶙峋,但是他的肚子卻極大,這是長時間食用觀音土所導致的。
“沒事的,大哥哥不餓,這個飯是給你朋友吃的吧?你快給他拿過去吧,哥哥等下請你們吃饃饃好不好?”
“嗯……”
看到張安確實沒有什麼歹意的樣子,那小孩也似乎放鬆了些警惕,端著碗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從張安身邊走過,就像是擔心會蹭壞他的衣服一樣。
隻不過,隨著小孩和張安擦肩而過,張安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小孩手中端著的飯碗,臉色當即就變得異常難看。
“等……等下!”連忙開口出聲,張安深吸口氣,輕輕蹲下身體,強行擠出一個笑容看向那小孩道,“孩子,哥哥用饃饃和肉幹換你這碗湯可以嗎?哥哥願意多出一點肉幹給你,就是要麻煩你再燒一鍋水才好了。”
“真……真的嗎?”小孩有些疑惑地看向張安,不過在看到對方臉上的神色不似作偽後,他這才小心翼翼地點了點頭。
就這樣,交換完成,兩個小孩拿著換來的肉幹和饃饃,麵露喜色地走進方才那間房屋裏麵。
而張安,則是端著碗,一臉悲憤地站在原地。
這時,剛才那名身材高大的護衛湊了過來。
“少渠帥,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你自己看看吧。”張安歎了口氣,將碗順手遞給那名護衛。
護衛見狀皺了皺眉,剛想接過張安手中泥碗之時,他卻猛地發現這裏麵的玄機!
那泥碗裏麵,盛著的是肉湯,聞上去味道極佳,頗為勾人食欲。
然而,在那肉湯的表麵,卻不知為何漂浮著一顆血淋漓的眼球……
這是……一碗人肉湯……
“少渠帥!這……這是……”
饒是見慣了屍山血海,護衛卻還是難免被嚇了個激靈,手中泥碗不小心脫落,砸在地上摔個粉碎的同時,也迸濺出了幾塊人的指甲和手指……
“唉,十二……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狀,你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事到如今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