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不顧腿上有傷不宜趕路顛簸,也不聽解差勸阻執意趕路。
他說江湖人士這點皮肉小傷算不得什麼。
紫嫣心知肚明,心細的秦二哥已經覺得此地不宜久留,怕仇家追殺,執意讓金甲童環去雇當地黃土高坡上唯一的腳力毛驢隊送他們去下遊渡口。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騎驢趕路,隻秦瓊騎著昨夜俘獲的那匹高頭戰馬。
紫嫣從未騎過毛驢,毛驢一路小跑鈴聲清脆。
坐在驢背上起先還欣喜得意,揚著驢鞭照著驢腚打了幾下喊著“駕!駕!”
猛然間,驢發狂般一跳,將紫嫣扔到黃土地裏,一嘴沙土狼狽不堪,逗得金甲童環捧腹大笑。
趕驢的老漢包著白羊肚頭巾,搖頭歎氣:“這位小哥兒,驢是不能打的,驢子氣性大,這一打它就尥蹶子。”
秦瓊爽朗的哈哈大笑,翻身下馬將紫嫣扶上戰馬道:“賢弟騎馬,愚兄隨行就是。”
紫嫣稍一急惱雙顴就泛出少女潮紅,極力平靜心神歉疚道:“二哥腿上有傷,不宜走動,不如上馬同騎。”
秦瓊抬眼望紫嫣,遲疑片刻,一笑點頭,飛身上馬。
隻是仇婆婆在驢背上趕上責怪地說了句:“小主兒,出門在外豈可調皮?快快騎驢,莫累到秦爺的馬。”
紫嫣知道仇婆婆在提示她男女有別,自知道她昨夜為秦瓊療傷結拜兄弟後,仇婆婆就怏怏不快,不停斥責她雖然是逃命在外,也不能忘記禮法,畢竟她是大隋的郡主。
她調皮的一夾馬腹,駿馬絕塵飛奔,將驢隊甩在腦後。
秦瓊大聲喊道:“諸位,我和子顏賢弟在山下渡口等候。”
中途歇腳時,紫嫣終於見到壯觀的黃河瀑布,瓦藍的天,青山峽穀間飛流怒號撲來,落下深深的溝壑,形成瀑布飛瀉。響聲隆隆如雷震耳欲聾,勢如千軍萬馬湧來,爭先恐後撲向兩岸山石,霎時被擊碎化作白雪一般的霧煙彌漫空中。紫嫣被眼前壯觀景色徹底震撼。
離京城百裏外有軒轅黃帝陵,皇爺爺每年三月三皇帝的誕辰日就會率諸皇子和大臣登山拜祭。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和炎帝是華夏子孫的鼻祖,中華民族的祖先。而黃河,則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橫亙版圖,千百年來奔流不息,孕育了無數炎黃子孫。皇爺爺曾答應她,待她再大些就帶她親眼去一見黃河的壯觀。
她回頭,驚見他背手而立,同她一樣仰視黃河瀑布的奇景。
紫嫣揉把淚眼,窘然道:“我想起了祖父,他曾答應帶我來一睹黃河之奇景。”
他也笑了自我解嘲:“叔寶想到了家母,她性子如這黃河水,寬厚溫柔,但每當遇事,則是柔中帶韌,執著向前。水乃世間至柔之物,遇到不平之地尚且能發出如此巨響,如人怒吼,百折不撓,不可小覷了水之神力。難怪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可小覷了水之神力。”
一番話,隻最後這句令紫嫣不禁去品味其中的深意。
眾人到了下遊河流平緩處雇船繼續前行,船行在水裏,紫嫣卻總記起秦二哥那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再問起時,秦瓊嗬嗬笑道:“虧你還記得這話。這話不是秦某所說,是一位江湖上的朋友所講,很是有道理。”
秦瓊指了波濤浩渺的黃河對紫嫣道:“那位朋友說,這水就是民,就是百姓,水滴彙聚成江河。這帝王就是水上的舟,載舟是水,覆舟亦是水。不要慶幸坐在舟中就淩萬頃於浩然,若行舟不以其道,怕遲早要被這水顛覆。”
紫嫣本是手拿柳枝在船舷拍打,隨意聽著秦二哥滔滔不絕的高論,漸漸的她凝神起身,難以置信這精辟的道理竟然出於民間一囚犯之口。心中暗想,尋常百姓怕才不會關心載舟覆舟的道理,想必出此高論之人必是心在廟堂之高,才有此感慨。而記得此話之人,怕也絕非池中之物。眼前這位自稱是配軍囚犯的秦叔寶到底是何人?他定然有段不同尋常的身世背景和來曆。
結拜時,紫嫣曾聽秦二哥說,他是山東曆城人,表字叔寶,家中還有一老母。秦二哥家中在前朝也是官宦人家,南陳被大隋所滅,二哥就在官府當捕快,誰想這回平白的惹上官司上身。
她望著黃河浩渺,借機解釋道:“家父是家中長子,李家在京城有幾家藥鋪,還為宮中采辦藥材。”
“看得出,你的醫術高明,金甲、童環談到你昨夜為我療傷排毒,佩服得五體投地。”秦瓊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