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定居成都已經兩年了,這一天,夜裏下起了雨,這雨下得真及時啊。在這萬物複蘇的季節,它悄悄地促使大地萬物生長。細雨隨著和風輕輕地降落,默默地滋潤著渴求甘露的生靈們。
杜甫走到院子裏,欣賞夜裏的雨景。他漫步在田間小路上,因為下雨,天空的烏雲黑沉沉的,四周一切都是灰蒙蒙的,看不清楚,隻能看見蒙蒙細雨中,新生的草地那嫩嫩的綠色,盛開的鮮花那鮮豔的顏色。遠處,江上漂泊的小漁船上一盞孤獨的燈火,在黑暗中顯得十分明亮。
杜甫想:天亮時再看看那些紅花,它們因為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那火紅的花一定會開遍錦官城,把錦官城打扮得花團錦簇。
杜甫隨即寫了《春夜喜雨》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由於這場雨而產生的喜悅之情。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唐〕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擴展了草堂的耕地麵積,又栽了許多樹木。水亭旁,還修建了專供垂釣、眺望的欄杆。
一天,杜甫靠著水亭的欄杆眺望,因為離開都市,所以房舍建築要寬敞得多,沒有村莊阻礙的地方可以向遠處極目眺望。江水清澈,江水上漲,幾乎與江岸齊平,連江岸也顯得比平時少了。在蔥鬱的樹木中,春日的黃昏裏還有許多鮮花。蒙蒙細雨中,魚兒歡躍,時不時跳出水麵。微風中,燕子穿梭斜飛。杜甫想:城裏有十萬戶人家,這裏卻隻有兩三戶人家,難怪會這麼幽靜。
杜甫隨即寫了一首《水檻遣心》,詩題中的“水檻”指水亭的欄杆。詩中的“郭”指都市。“軒”是有窗的長廊。“楹”指柱子。其中“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兩句刻畫細膩,描寫極為生動,是曆來為人所傳誦的名句。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常常到各地遊覽。
有一天,杜甫來到大將花敬定的府上,聽到了悠揚動聽的樂曲。那樂曲就好像從宴席上飛出,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又飄入藍天白雲間,真是如行雲流水般美妙。杜甫正在欣賞樂曲,突然,心中一驚:這不是隻有天子才能用的禮樂嗎?難道花敬定想謀反,我得讓他打消這個念頭。
杜甫隨即作了《贈花卿》這首詩,委婉地諷刺了花敬定擅自用天子的禮樂的行為。詩中的“天上”實際上指天子所居皇宮。“人間”指皇宮之外。
詩的大意是:錦城上空每日飄蕩著悠揚柔美、和諧動聽的管弦樂曲,它們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隨風蕩漾在錦江上,又如輕煙般升入白雲藍天。如此美妙的音樂隻有天上的神仙才能享有,人間的百姓是難得聽到的啊。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一天,杜甫在錦江邊漫步。隻見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春光明媚,桃花隨著微風輕輕地搖擺,讓人感覺有些懶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