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了江春的玉佩,卻不以此沾沾自喜。天上掉餡餅,也是可能砸死人的,所以王長青不願意多聲張。事實上先前江春給予玉佩時,王長青接下後,按照通俗的套路,王長青該說一番感激江春的話,然後再補充一句‘江公如有差遣,長青願赴湯蹈火’的話,向江春表忠心。
這是搭上江春這條線的做法,但這不符合王長青的做人原則。他行事俯仰無愧,不願意阿諛奉承,不願意屈膝讓人瞧不起。
所以,王長青簡單回了一句。
王長福沒問出個所以然,便退出房間,不打擾王長青。
船慢悠悠的繼續南下,大船平穩,河流也不湍急,所以人在船上仿佛如履平地。王長青把江春的事情擱在心中,又恢複了枯燥簡單的生活。
時間一天天流逝。
大船沿著通惠河南下,走完通惠河這一段路程後,便進入了通州,沿著通州到天津的北運河前進,不急不緩的南下。
船還沒有到天津時,王長青接到了船上管事派人送來的話。江春的大船,會在天津盤桓兩日,不願意下船的就留在船上。願意下船的,可以到天津逛一逛,但必須準時返回,否則過期不候。
王長青也想看看,便帶著王長福下了船,往天津去。
天津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位於海河下遊,地跨海河兩岸,連通南北,是畿輔門戶。雖說天津沒有北京的政治地位,但繁華程度,也是不遑多讓的。
王長青一到城門口,便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聽到無數小販的叫賣聲。
整個天津,繁華無比。
王長青看向一旁的王長福,吩咐道:“走,我們找個戲園子聽戲去。”
“啊,又去戲園子啊?”
王長福一聽,登時就苦著臉。他自小跟在王長青的身邊,知道王長青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走到哪,啥事兒都不做,得先去聽戲,聽聽當地人怎麼唱戲的。他跟著王長青下船來,是想著天津城繁華富庶,想在城內逛一逛的。
他可不願意枯坐在戲園子裏麵。
王長青哼了聲,道:“先找戲園子,然後我在戲園子裏麵聽戲,你去四處逛一逛,順便買一點天津的特產。我們返回揚州,總得給父親帶點特產回去。”
“好嘞!”
王長福登時就喜笑顏看。
讓他枯坐著聽戲,他實在是不習慣。
如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喜歡聽戲,都愛坐下來泡一杯茶聽上幾個小曲兒。但王長福自幼聽得太多了,反倒是不喜歡。
兩人進入城內,隨意打聽一番,便了解到天津城內,最有名氣的戲曲園子是慶和班。
之所以叫慶和班,是班主名叫李慶和。
慶和班的位置,在天津城的城中心,很是好找。王長青抵達後,進入園子內坐下,喊了一杯茶坐下,然後道:“出去時逛街時,不可生事,小心些。”
“公子放心,我明白的。”
王長福笑著應下,飛一般似的離開了院子。
王長青的目光,落在台上,仔細傾聽著。他來得晚一些,前麵和正中央的位置都坐滿了人,他隻能坐在後排,距離要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