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昶玖的這番詢問,陳衛東如數家珍般的解釋道:“根據我之前進行的一番調研,蘇製機械相較於德式機械,價格的落差大約在三倍左右。”

“東南機械廠之前買下的那套機床的總造價大約在兩百萬上下,也就是說如果選用蘇製的話,我們最終隻需要花七十萬就能夠買下一套。”

“而且如果與蘇聯做生意的話,我們不用開那些冗長的手續,也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即便是想要出入海關也要相比於西方國家更加容易。”

“最主要的是我們北方機械廠的許多老員工全都對蘇式機械更加了解,畢竟蘇聯當初曾經幫助過我們進行產業升級,就連我們現在所用的許多機床也全都是蘇聯遺留下來的。”

“如果能夠進口蘇製機床的話,那我們投入生產的時間應該更快,所能節省的時間成本應該也更多!”

說到此處,陳衛東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赧然的笑容:“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現在囊中羞澀,而且現在華豐機械廠的這處廠址正在初步階段,如果這個時候就像政府貸款的話,那也會給我們後續的生產造成更大的壓力!”

陳衛東的這番話說的雖然含蓄,可是話裏話外隻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怎麼省錢怎麼來。

而在聽到了陳衛東的這番解釋後,張昶玖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心領神會的笑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做鐵公雞,想讓北方機械廠得到更快速度的升級!”

陳衛東聞言笑著點了點頭:“我的這番做法也有這個目的,畢竟我們這次是和東南機械廠聯合合作,如果真的因為我們耽誤了工期,出現了問題,那到時就連東南機械廠恐怕也將受到牽連。”

聽到了陳衛東的這番解釋,張昶玖微笑著點了點頭:“你的想法我能理解,同時我也要對你的這番提議表示讚同。”

“新廠剛剛起步,的確不能好高騖遠,你能有這麼成熟的想法和思路,我是非常支持的!”

“不過說句實話,之前的幾年咱們和蘇聯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雙方交惡之後,咱們逐漸轉向西方陣營,這也更加導致蘇聯對於咱們的態度出現根本性的逆轉。”

“你這次想要去蘇聯進口機床隻怕沒有這麼容易,而北方機械廠現在已經正在逐步轉向私有化,市裏雖然能為你們提供一定的幫助,可是卻也不能與你們有太多的牽扯和幹涉,這樣於理不合!”

聽到張昶玖的這番解釋,陳衛東連忙對他說道:“張老您千萬別這麼說,我這次過來主要是想以一個晚輩的身份向您請教一下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如果您覺得這件事情可行,那我就要挽起袖子放手去做了,如果您覺得這件事情不行,那我也好提前收手,以免給廠裏造成太大的損失。”

“您從建國初期開始就一直主抓國內經濟,對於眼下的經濟情況您肯定比我更加了解。”

“能夠得到您的指點,這已經是我最大的榮幸,我又怎麼敢奢求您在這件事情上再對我們起到什麼幫助?這豈不是得寸進尺了嗎?”

陳衛東這番話說的可謂是很有分寸。

而張昶玖在聽完之後則是微笑著搖了搖頭:“市裏不能給予你們太多的幫助,並不是因為公私經營需要分開管理,而是現在上級對於地方官員的考核十分嚴格,我不希望有官員因為這件事情而被牽扯到醜聞當中。”

“不過我個人想要對你們進行幫助還是可以的。”

“你們北方機械廠這次到底是什麼安排?這次采購器械準備派幾個人到蘇聯談判?”

陳衛東聞言笑道:“實不相瞞,目前暫定的隻有我一個!”

“你這次經手的可是幾百萬的大買賣,難道他們就不怕你從中貪汙嗎?”

張昶玖的這番話自然是玩笑,而陳衛東在聽完後也笑著說道:“如果他們真的有這方麵顧慮的話,那之前到江海市的時候就不該派我去了。”

“我是我們廠裏唯一的一個大學生,雖然不會俄語,可是起碼還會講一些英語,到了那邊如果需要談判的話,我能更好的展開溝通,再加上我們廠裏的預算實在有限,如果真的帶太多的人過去,那對財政又將是一次重大的考驗!”

雖然從東北到蘇聯可以乘坐火車入境,可是這一路上的花銷卻也不是小數目。

少一個人就能少一筆開銷,這筆錢省下來說不定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

更何況除了陳衛東以外,北方機械廠也沒幾個人會英語。

至於會俄語的那就更不用提了,幾乎沒人有這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