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東方》(2 / 2)

有許多人物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要把這個人物畫出來,讓讀者認得,理解,體會,引起自然的愛和憎,是需要許多手法的。我們看到作家在《東方》裏的某些手法,是非常巧妙的。他輕輕的幾筆,這個人物就站在你麵前了。如金絲、小契以及花正芳,這幾個影影綽綽的人物,出場不多,用力不大,可是很活。寫作手法的運用自如,重要的還是由於作者經常與他的人物親切相處,否則是不容易達到的。

“四人幫”鼓吹的什麼“三突出”等謬論在我們文壇上流毒很深。他們要在每篇作品裏,突出英雄人物,又要把這個英雄人物寫得毫無缺點,脫離群眾,脫離環境。為了不能有分毫的矛盾感情以損害這個英雄形象,如若是女主人公,則丈夫最好是當兵去了、開會去了,或者就是死了。千篇一律,使人掩卷。但英雄人物要不要寫呢?我看還是要寫的,還要多寫,要寫得好。讀者是願意看非凡的人物的。他們愛這種人物,愛英雄;英雄又教育讀者。有多少讀者能忍受著滿紙的千言萬語、津津有味地去咀嚼一個落後人物呢?盡管寫得細致,越分析讀者會越厭煩;越感到了作者對這種人物的同情,越會反感。如果作者是帶著批判和諷刺,那自然當做別論。

“四人幫”為患十年來的社會風習,變化很大。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革命傳統不被重視。甚至你同某些人談到這些,反會引來訕笑,說是封建迷信,愚忠愚孝,落後的,民主革命時代的思想意識……你是青年人,我不知道你作何想法。但我卻認為《東方》中的這些人物和幾年來湧現的反對“四人幫”的年輕一代英雄們一樣,我們應該大力宣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還是這些有崇高理想,為人民、為共產主義事業,毫無私心、毫無畏懼,能夠全力以赴,貢獻出自己所有力量和生命的人。我們就要拿他們的偉大精神來教育我們年輕的幸福的新一代。

《東方》中寫了一個戀愛故事。一段時期一般文學作品對戀愛生活常常采取避開的辦法,不敢大膽去寫。但魏巍寫郭祥與楊雪的一段感情關係,寫得卻不落俗套。郭祥的真摯深沉是很感動人的。楊雪一度受蒙蔽,也使人很同情,他們之間的感情將長時間留在讀者的回想中,低回詠歎。這是許多年來在文學作品中少見的一段親切感人的哀曲。

我不是理論家,我不是在評論。我隻不過想向你推薦,引起你讀這本書的興趣,同時希望對你創作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引起你的考慮。我非常高興聽到你的意見。

一九七八年底於山西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