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嬋看了看仁玲,半天了,她一直靜靜地站在那,心道:“邪門三寨的這些邪門玩意,對小孩子來說確是有些嚇人。這小姑娘可能還從沒見過這種場麵,所以被嚇到了。”
想到這,韋嬋忙對仁玲說道:“小妹妹,別怕,我對壞人才凶,對好人就不這樣,不信你問酉成,我對他就很好。”酉成點了點頭,但仁玲還是有點怕。
這時洞外的血雨停了,韋嬋道:“咱們出去看看吧。”酉成、仁玲應諾。
三人祭出靈器出了洞,罪嬰也跟著出去了,整座山中一片血汙,腥臭難聞。
韋嬋向四周看了看,心道:“還好,這血雨隻是降到了附近的幾座山上,並沒有波及萬窟山,否則麻煩就大了!”
韋嬋又領酉成和仁玲回到了浮雲子的墓前。看到師傅的墓上一片血汙,韋嬋不禁歎道:“弟子不肖,又汙濁了您的墓,望師父原諒。”
韋嬋說完又跪在師父的墓前,又想起了當出自己身受重傷,被浮雲子所救,後來又拜他為師在他身邊學習道法......浮雲子的麵容不停地在韋嬋腦海中浮現,韋嬋不禁又流出了眼淚。
這時所晴、劍魔、所西、所譚、所瑩、所元及一些狐宗的其他弟子均踏器而來。
所晴見到酉成、韋嬋、仁玲三人一身血汙,忙向酉成問道:“怎麼回事啊?”酉成將韋嬋煉鬼一事對所晴說了。
所晴一愣,看了看罪嬰,心道:“邪門三寨的人還真是邪門啊!”
所晴又看了看韋嬋,見她一身血汙,卻仍真摯的跪在浮雲子麵前,不禁歎道:“她做事雖然是魔道的作風,但卻是重情重義之人!”
所晴一轉身,對眾人說道:“具體事情我已了解了,沒什麼大事,咱們回去吧。”說完便禦器向萬窟山飛去,狐宗之人也依次跟著掌門回去了。
韋嬋心道:“多謝你了,所晴掌門。”
這時,酉成、仁玲、劍魔依然站在韋嬋的旁邊,沉默無語。
韋嬋對三人道:“你們也回去吧,我一個人在這裏靜一靜。”
劍魔對酉成、韋嬋道:“咱們走吧,韋嬋道友還有很多話要跟她師傅說呢。”酉成、任玲應諾。接著,三人也乘靈器飛回狐宗。
韋嬋靜靜的跪在浮雲子的墓前,心道:“清理完了門戶,下一步該重建浮雲觀了,但是怎麼弄呢?”
故事到這,把別的事情先放一放,先說這韋嬋重建浮雲觀一事。
罪嬰降世沒兩天,山上連降了幾天瓢潑大雨,將整座山洗刷的煥然一新。
韋嬋便開始著手重建浮雲觀。計劃了一段時間之後,她首先為安葬浮雲子所在的山取了個名字:白雲山。韋嬋準備將浮雲觀就建在白雲山山頂。
為建此觀,她找了很多手藝高超的工匠,有買了大量的木料、石料。韋嬋之前買東西是不花錢的,但建浮雲觀,她花了很多錢,但這些錢究竟是怎麼來的,那隻有她自己知道了。
新的浮雲觀是照著以前的浮雲觀建的,而以前的浮雲觀又是浮雲子和雲開兩人照著紫苑劍派建的(這件事韋嬋並不知道),所以呢,新的浮雲觀建成之後與紫苑劍派十分相似。這事後來讓韋嬋十分吃驚。
建完道觀,韋嬋開始琢磨功法。她將浮雲子傳他的《浮雲真經》,與邪門三寨的《煉屍之法》、《煉蠱之法》、《煉鬼之法》相結合,四本書合成一本書,合成的這本書便叫《浮雲新經》。經中功法獨特,在修真界中自成一家。
道觀有了,功法有了,就差人了。韋嬋後來將小白、曉萌、鸞鳥都招到浮雲觀中,又在起杭山中降服五隻出竅期的靈獸,加上小白等共八位。韋嬋將他們八個封為浮雲觀八大護法。又收養了很多孤兒,並將他們收做徒弟,傳他們《浮雲新經》。韋嬋教徒時十分看重對他們德行的培養,而且規定,行不義之事的弟子將會受到極重的懲罰。
初具規模後,韋嬋自號浮雲道人,創浮雲派!
沒想到的是,白雲山上的靈氣雖沒有狐宗和紫苑山上濃厚,但浮雲觀之人在白雲山及周圍的山上發現大量的靈石和稀有的煉器材料,這為浮雲派日後成為修真界大派奠定了物資基礎。
韋嬋一直致力發展浮雲派,直到她建派五十年之後才順利飛升,她所遇天劫極重,推測是元嬰煉鬼所至。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且說劍魔、酉成、任玲離了韋嬋往狐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