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祠堂,於順祥又領著大家去了一個博物館。

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牆上爬滿了盛放的粉色薔薇。這些薔薇散發著甜甜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從院門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院子和院子中一排新修的石屋子。院子的一角擺放著一個大大的石磨,奇怪的是,這石磨周圍竟然圍了一米來高的鐵柵欄。

“大家快來看。”於順祥帶著大家走到那石磨邊,“這個石磨可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我爺爺說,它應該有幾百年的曆史了。”

原來是個古董,怪不得要用柵欄圍著它,加強保護呢!聰明吳站在柵欄邊,仔仔細細地打量著石磨。

這石磨得有一張小圓桌子那麼大,它是用兩塊巨大的石頭做成的,整體呈現出一種深沉的灰紅色。轉盤上,木質的把手已經朽爛,磨盤的表麵也凹凸不平,有的地方還缺了一個角。這飽經歲月洗禮的石磨安靜地躺在那兒,仿佛一個沉默的巨人一般。它在無聲地凝望著石頭村,感知著外界的滄海桑田,風雲變幻……

“哇,這麼大個石磨,少說也有幾百斤重吧。”小機靈讚歎道,“古代可沒有什麼機械設備,這樣笨重的物件,也不知祖先們是怎麼做成的。光是從山上采集原石,再運送到山下,就得費不少力氣吧。”

“你們可別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劉德榮說,“石頭做的東西雖然笨重,但耐保存。我猜,這石磨應該還可以用來研磨東西吧。”

“當然可以。”於順祥回答道,“我爸爸說,以前,村子裏的人祭祀祖先,就是用這個石磨研磨糯米,用糯米粉蒸製糖糕呢!後來,進水叔叔說這些老物件都是文物,有保存和紀念價值。所以,他和張叔叔一起建了這個博物館,把那些老器具都搜羅來,放在這裏,讓遊客們參觀。走,我再帶你們去石屋子裏看看,那裏麵還陳列著更多好東西呢!”

寬敞明亮的博物館裏,靠牆根的地方規規整整地擺放著一個用合金做的展示櫃。透過透明的鋼化玻璃,聰明吳幾個看到櫃子裏陳列著一些略顯粗糙的石斧、石錘、石棒等。這些物件都有些年頭了,它們造型古樸,有的還算保存完好,有的缺了邊邊角角,有的已經完全損壞,隻能依稀辨別出當初的模樣……

“咦,這是什麼?”小機靈指著一個物件問,那是一個薄薄的隻有半個巴掌大小的石片,看上去平淡無奇。

“哦,那是石刀。”於順祥道。

“刀?”小機靈詫異地問,“石頭也能做刀嗎?這樣的刀能用來切割嗎?”

“當然可以。”於順祥點頭道。

“咕嚕!”這時,一個異樣的聲音從香蕉熊的肚子裏傳了出來。

“香蕉熊,你……”劉德榮忍俊不禁。

“哎呀,我餓了。”香蕉熊嚷道,“都快中午了,我早晨吃的那點兒東西早就消化了。”

於順祥看了看手表,說道:“原來已經十一點了啊!”

“要不我們先去張記食鋪吃飯?”水桶妹也摸著空空如也的肚子說。

“我帶你們去一個特別的地方吃飯。”於順祥忽然神神秘秘地說。

“特別的地方?”

“什麼地方啊?”

小夥伴們好奇地嚷道。

“石頭村民俗體驗館!”

石頭村民俗體驗館離博物館不遠,走路過去隻需要幾分鍾的時間。這個民俗體驗館是一個簡單大方的四合院,從外表上看,跟村子裏的其他四合院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此時,院子裏升起了縷縷炊煙,空氣裏似乎還彌漫著一股烤肉的香氣。

“哇,好香!”香蕉熊循著那香味,率先走進院子裏。

院子的一角有一個燒烤攤,那烤肉的香氣就是從這攤位上散發出來的。奇怪的是,這燒烤攤所使用的並不是普通的燒烤架,而是特製的石頭灶。這石頭灶是用大塊的石頭壘好的灶頭,灶上架著的也不是鐵鍋,而是一大片薄石片。這石片質地堅硬,表麵光潔。石片下是熊熊燃燒的木柴,石片上則鋪著大片大片的薄五花肉。這些肉片被事先醃製過,一放到滾燙的石片上,便發出“滋滋”聲,直冒肥油。

負責燒烤的是一個穿著圍裙的阿姨,她一麵熟練地烤著肉,一麵跟圍在燒烤攤前的遊人交談。

“哇,石頭燒烤!”香蕉熊歎為觀止。

“還不止這些呢,你們看這個!”於順祥又指了指另一處。那裏也有兩個石頭壘好的灶台,其中一口灶上架著一個巨大的石缽,缽子裏正煮著八寶粥。此時,那香濃軟糯的粥正“咕嚕咕嚕”冒著熱氣。另一口灶上架著炒菜用的石鍋。

“你們想吃什麼?可以點菜的哦!”於順祥得意地說,“不僅如此,你們還可以親自動手,體驗用石器做飯的樂趣。”

“祥子,你來啦!”那個做燒烤的阿姨笑道。

“是啊,三嬸,我還給你帶了幾位客人來呢!”於順祥指了指劉德榮幾人,“你可得給我們算便宜點兒。”

“好!”那個阿姨滿口答應下來。

於順祥對這個地方似乎非常熟悉,他大搖大擺地帶著聰明吳他們經過燒烤攤和石鍋攤,進入了四合院正中的石屋子中。這裏麵整齊地擺放著幾張方桌,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一些石頭製成的廚具和瓜果蔬菜。此時,有幾個遊人正圍在一張方桌邊,興致勃勃地切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