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作的探險小說《少年冒險王》,創作源泉和創作素材主要來源於我的童年和十多年來真實的探險經曆。
可能大家想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選擇了創作探險小說,又愛上了探險?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小時候的成長經曆和成長環境。
首先,我想問大家,如果我是天天坐在家裏,胡編亂造地寫一些探險故事,你們會喜歡嗎?
相信答案是否定的,相信你們不會喜歡。
關於我小時候的經曆,我給你們分享一個故事吧。
我出生在湖北省一個偏遠的土家山寨之中,那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
我小時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站在家裏的曬場前,麵對四周的大山發呆。
我一直在想,山的那邊是什麼?山外又有什麼?
在我上一年級後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背上平時打豬草和采茶的小背簍,找了一根竹竿探路,就朝後山出發了。
我先是穿過自家的農田,然後來到森林邊,接著就進了森林。森林裏有一些農民砍柴走的小道,我就沿著這種小道一直朝後山爬。
我想爬上山頂,尋找我心中的答案。
當我爬上山頂後,你們猜,我發現了什麼?
我看到前麵是另一座大山,於是我繼續下山,再上山。如此反複,爬過四座山之後,我在第四座山山頂上,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我看到山對麵有許多的房屋,還有許多的稻田,那些房子前麵還有一條像白色絲帶的公路,貫穿那個村子。這時,我才明白,原來我來到了另外一個村子,那條公路就是通往縣城的唯一通道。這是我原來夢中都沒有見過的場景,我也沒有想到,當自己走出去之後,可以看到如此新奇的世界。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
這是我第一次大開眼界,也是我第一次探險。
我覺得這種發現新事物的過程,非常有成就感。
大家猜,我在路上遭遇了些什麼?
我經曆了膽怯、害怕、心驚、恐慌的心理挑戰,但最後我都用勇氣戰勝了;也經曆了馬蜂、毒蛇、大蜘蛛、蚊蟲的襲擊,但最後也都有驚無險;我也收獲了板栗、野獼猴桃、野柿子等非常多的美味野果。
當然,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增長了勇氣,開闊了視野。
從此,我心中便埋下了一顆探險的種子。
後來,我去了更遠的地方讀書;再後來,我離開家鄉去幾百公裏外的地方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喜歡上了閱讀和寫作,後來走上了兒童文學創作的道路,並且專注於兒童探險小說的創作。
寫了多年後,我發現童年的那點兒生活和經曆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再無法創新出奇,怎麼辦?
同時,發現我去的這些地方,都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城市都大同小異,樓房、街道,城市裏車水馬龍,這些對我沒有吸引力。
這時,我想到了真正地去探險。兒時那顆探險的種子在心中已經生根發芽,並長大開花。
我先是做準備工作,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做功課。讀相關的書籍,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和求生技能,再就是鍛煉身體,多運動,增強自己的體質,特別是負重行走的能力。因為外出探險,需要隨身攜帶的物資會很多,可能要背著幾十斤重的背包,才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