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姑娘,你也坐。”村長招呼著劉月。
“不不不,我們還要錄製節目呢!”劉月禮貌地拒絕了。
“爺爺,我要爸爸媽媽!”小平平說。
“村長爺爺,你帶小平平去找他父母吧,順便給他身上抹點兒藥。”聰明吳說,“我們自己可以的。”
“那我就先走了,你們好好吃,好好玩。”村長抱著小平平走了。
有了少年們的加入,這一桌顯得更熱鬧了。樸實的土家族人熱情地招呼他們吃菜,香蕉熊哪裏還按捺得住,拿起筷子便吃了起來。聰明吳他們也不好推脫,也吃了起來。
滿桌子的美味,香氣撲鼻,其中有好多菜都是少年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呀,好酸。”小機靈嚼著一尾金黃的小魚,眉頭都被酸得皺了起來,“可是同時又很香,很好吃啊!”
“哈哈,這是我們土家族的特色菜,外麵的人很少知道的。”一位大叔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介紹道,“這菜名叫酸炸魚,做法也很特別哦!將捕捉到的新鮮小魚破肚洗淨,裹上米粉,然後放進菜壇內,醃三到五天,待這個魚有酸味後再挖出來用茶油炸熟。”
“聽起來有些像四川的泡菜。”水桶妹說。
這時,香蕉熊從一個燉菜裏夾起一小片軟軟的、晶瑩剔透的東西說:“叔叔,這是什麼啊?吃起來很鮮美。形狀有點兒像木耳,可味道比木耳鮮多了。”
“這是岩耳。”叔叔解釋道,“岩耳可是一種了不得的食材,隻長在懸崖峭壁上,采摘十分困難。所以,這種食材十分珍貴。今天老張家娶媳婦,才舍得拿出來待客的。這岩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比你們漢族人吃的人參、燕窩還要好呢!拿它燉雞鴨,味道可棒了!”
“哇,咱們今天可真幸運,居然能吃到這麼美味又珍貴的食物。”小機靈的臉上充滿了感激。
“等吃了飯,你們還可以跟著年輕人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叔叔說,“這婚禮啊,可比節日還熱鬧。”
簡單地吃了一點兒飯菜,水晶球探測器還沒有發出提示。少年們索性入鄉隨俗,加入到歌舞者的行列之中。
“哈,哥哥,你看看你,是在跳舞嗎?怎麼比僵屍都僵硬?”
“還說我呢,就你那嗓子,還跟著一起唱歌,跟破鑼似的!”
“羅智,你也來玩啊,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很好玩的!”
……
少年們很是歡騰。
忽然,他們看到一群人簇擁著一個頭戴鮮花、穿著新禮服的男子遠去了,那男子臉上滿是歡喜和羞澀。
“那是新郎吧?肯定迎接新娘去了。”聰明吳說。
“叮咚——”這時,水晶球探測器又有了反應。
“關於第三顆水晶球的線索詞出現了。”聰明吳低聲說,“走,我們到一邊去吧。”
科普小知識
土家族的特色美食
土家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擁有豐富多樣的傳統美食。以下是一些土家族的特色美食:
1. 炕洋芋:洋芋又稱土豆,曾是山裏人的主糧之一。炕洋芋是其多種做法、吃法之一,將洋芋煮半熟後去皮,用豬油、菜油文火慢煎即可,尤以漆樹籽油為最佳。
2. 土家臘肉:土家族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族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裏烹煮,香飄十裏,勾人食欲,臘肉是土家族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
3. 土家糍粑:土家族的糍粑也稱年糕,在過年的時候製作食用,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製石材凹槽舂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大凡有喜事,土家人都要做紅糖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