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的一切都步入正軌後,李陽又在西都坐鎮了幾個月。

當時間來到七月份的時候,李陽終於決定回歸東方大明。

此時,各位上將,皆帶領著兵馬,回到了西都。

李陽留下了太史慈還有趙真二人,帶領五萬騎兵鎮守西都。

隨後,他便帶領著剩餘的十萬騎兵,浩浩蕩蕩的向著東方趕去。

在回去的路上,無論是西明,還是中洲,每路過一座城池,李陽一行人都會受到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雖然遠不如東方大明那種程度,可前來迎接李陽的所有百姓,他們臉上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

此時,距離大明同羅馬的世紀大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的時間,無論是羅馬還是中洲,變化都是極大的。

那一片荒涼的景象,早就一去不複返,遍布荒野的屍骸,也變成了綠油油的田地。

那撲鼻的惡臭,也被花草散發出來的芳香所取代。

那白骨累累的道路,也重新鋪就,變得幹淨且寬闊。

那些被摧毀或者燒毀的村莊城池,也被修繕。

在大軍經過村莊時,李陽都會吩咐大軍,放慢行軍速度,盡可能的不去驚動村莊裏的百姓。

在村莊的前後,都是成片的田地,種植的都是從大明境內運送而來的種子。

在田地間,還能看到孩童們彼此嬉戲追逐,那清脆的笑聲,連身在大軍最前方的李陽,都能隱約的聽到。

他們嬉笑打鬧喊出來的話語,也是大明的語言,雖然並不正宗,甚至有些蹩嘴,卻聽得李陽笑容滿麵。

他終於做到了,他終於讓整個世界,全部說大明的語言,終於讓整個世界,都在使用明曆!

雖然東西大明,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可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大明的語言,就是這個世界唯一的語言!

……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明曆六年的八月。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奔波,李陽一行人,終於進入了康州境內。

一進入康州,沿途迎接的百姓,也驟然上升了一大截!

密密麻麻的百姓,站在道路的兩側,向著道路上的大軍,盡情的歡呼!

每個百姓,看向大明騎兵的眼神,都充滿了濃濃的尊敬。

越是向南,百姓們迎接的隊伍,也就越大。

這種情況,在大軍進入涼州範圍之時,才略有減輕。

這還隻是康州和西州,很難想象,李陽一行人,在抵達並州之時,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恐怕整個並州的百姓,都會跑出家門,前來迎接自家陛下凱旋歸來吧。

無奈,李陽隻好臨時改變路線,他本打算經過並州,進入箕關,由箕關進入洛陽城。

如今,隻能從人煙相對稀少的涼州,進入司隸西部,在由長安,入函穀關,最終進入洛陽。

縱觀大明以前的所有朝代,因為懼怕百姓們太過熱情,從而改變行軍路線的天子,估計也就隻有李陽一人了。

雖說涼州的百姓,比並州要少的多,李陽一行人也沒有選擇大路,而是選擇行人較少的小路。

可收到消息,前來迎接的百姓,也稱得上是人山人海。

還好涼州的百姓,都知道分寸,雖然前來迎接的百姓人多,可他們都站在道路兩側,不會妨礙大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