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能力五 避開地雷,不讓壞習慣毀了好姻緣(3 / 3)

這個晚上,全家都不高興。先生餓得生氣很不高興;孩子被提早趕回家不高興;太太覺得“你這個大男人連吃個飯也要麻煩我”,更不高興。規矩不能隻由單方來設,才是對等的婚姻;又設有規矩不能不知變通,溝通才能長保暢通。規矩也不能太細,多如牛毛,誰記得住呢?

家規越簡單越好。俗話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結婚越久,越沒脾氣和原則的人,其實都是婚姻幸福的人。

空間的距離、忙碌的工作。各自的朋友,

都幫忙延續了愛情。

因為,太多熱情容易倦,

再怎麼相愛,都不能相濡以沫。

兩個相愛的人,如果每分每秒都在一起,能夠唇齒相依多久呢?

烏克蘭新銳導演的電影《愛情公寓》,描述了一個怪異的愛情實驗。一對情人,俊男美女,在偶然的機會裏相戀了,天雷勾動地火,決定朝朝暮暮相守。他們發現了一間免費出租的公寓。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免費住在這間公寓裏,一定要通過考驗:在得了重病的房東去世之前,必須完全與外界隔絕,絕對不準和外界聯絡,不能看電視,也不準用電話……如果通過考驗,他們就可以獲得這間公寓的繼承權。

聽起來,這個考驗對於熱戀中的情人來說是很容易的,問題在於,他們的熱戀期在“我眼中隻有你,你眼中隻有我”的兩人世界中,能夠存續多久?

撇開電影不談。在我看來,一對戀人,不管再怎麼天造地設,活在隻有兩個人的密閉世界中,應該過不了無所事事的7天。過了7天,對方的優點就會變成缺點。

向來熱情開放的熟女安妮就有類似的經驗。她在泰國度假時,遇到了來自香港的阿倫,兩個人都是單身旅行,在開往小島的渡輪上相遇,發現彼此從星座、興趣都合得不得了,第一個小時,她已經知道,他就是她一直在尋找的人。而阿倫也從這位一頭鬈發的台灣美女身上,嗅到了致命的吸引力。

兩人到了小島之後,相約住同一間飯店。第二晚,就搬到同一間房間。雖然外頭有湛藍的海水,還有潔白的沙灘,但前三天兩人幾乎足不出戶,就在旅館房間中纏綿,肚子餓了,就叫客房服務送餐。第四天,兩人才首次手牽手嬉戲於碧海藍天之中,飯店的服務生都以為他們是一對如膠似漆的蜜月夫妻。

“和他相遇的第一天,我就開始為即將來臨的分手發愁。但在第六天,我必須回國上班的時候,我決定不要留正確的E-mail和手機給他——他比我年輕好幾歲,睡覺的鼾聲太大,不太愛洗澡,剛出社會經濟上很拮據,在泰國吃飯還要東算西算——我不可能跟他在一起。六天,足夠創造美好回憶了,太多熱情容易倦。”

說再見的時候,安妮的務實性格恢複了,揮手後果然不帶走一片雲彩。

日日如膠似漆,對大多數人而言,隻是夢想中的甜蜜。事實上,距離有助於創造美感,略略忙碌的工作能創造美感,各自的朋友也都幫忙創造了美感……隻要往好處想,不能時時相濡以沫,反而是一件好事。

疑心病要痊愈很難,

但若一味執著於自己的疑心病,

隻能讓幸福在嫉妒的洪水中翻船。

阿欽的爸爸,近來性情大大轉變,讓家人很傷腦筋。他常無緣無故對老妻發脾氣。隻要妻子講電話講得高興,他就會告訴兒子:“你媽外麵有男人,給我戴綠帽。”有時太太想要出去洗個頭,見見朋友,他都大發雷霆,懷疑她在外頭有鬼。

前幾年阿欽的父親輕微中風,雖經複健,身體逐漸好轉,但行動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方便,阿欽的媽怕他一個人待在家裏胡思亂想,於是連買菜都會推著他的輪椅出去。她想:“把你一起帶出門,你就知道我在外麵做什麼,不會亂猜了吧?”

沒想到問題更大。阿欽的媽很愛聊天,和魚販、肉販都可以聊上幾句。爸爸竟因此懷疑她和市場多人有染,怎麼解釋他都不聽。

阿欽的媽很生氣,吵到要拿菜刀自殺,以證明自己的清白。阿欽的爸竟然還冷冷笑著說:“哼!我就知道你有問題,現在惱羞成怒了吧?”

“唉喲!說來真好笑。我媽70多,頭發都已經白了,怎麼可能有外遇?賣豬肉的看來才40多歲,怎麼說也不可能跟我媽外遇在一起,我爸真的瘋了。”

在朋友建議下,他連哄帶騙讓爸爸去看心理醫生。才明白,這種疑神疑鬼的症狀,極大的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前兆。

婚姻中最難相處的伴侶,應該就是動不動就懷疑對方外遇的人了。一懷疑起來,就亂扣帽子,讓另一半感覺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人最討厭被誣賴,被逼得走投無路的人,常會在憤怒中做出各種不理性的事情來。

當社會記者的阿欽感歎道:“男人年輕時,就常懷疑另一半有外遇的,都是自己很沒自信;中年才開始有疑神疑鬼傾向的,常是因為自己有外遇,做賊的喊捉賊;老年才開始懷疑的,則是因為腦裏的回路出現了問題。”

女人疑神疑鬼,則常因之前心靈受過創傷,噩夢難忘;要不就是男人曾有前科,就算他發誓改邪歸正,她已經失去了對平穩婚姻的信任感。

疑心病要疫愈很難,但若一味執著於自己的疑心病,隻能讓幸福在嫉妒的洪水中翻船。

為小話鑽牛角尖,

大多是因為自尊心強,

自信心卻不夠堅定。

除了弄得自己神經衰弱得內傷之外,

一點好處也沒有。

“你們聽聽,她講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妙妙一走進餐廳坐下,咖啡還沒送上來,她就開始抱怨:“我的小姑生了孩子,婆婆去幫她坐月子回來,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女兒真厲害,第一胎就生了男孩,她的婆婆樂壞了,把孫子捧在手掌心……’”

“隻要有人打電話給她,她就會說一遍,”妙妙悶悶不樂地說,“我覺得她根本就是在諷剌我生了兩個女兒。”朋友們安慰她,想開一點心境寬。

妙妙這個人,對朋友相當熱情,但計較小話卻是她多年來的習慣。

小時候她會因為媽媽誇讚隔壁家的女兒成績好而生氣;青少年時期她有點胖,也常因同學笑她胖而不開心;30歲時她還沒結婚,則常因為媽媽跟她說“誰誰誰家女兒嫁給醫生,誰誰誰家女兒嫁給律師”而生悶氣,她覺得媽媽這麼說,是在諷刺她嫁不出去;就算後來結了婚,回娘家時媽媽閑聊間提到:“那個誰嫁了電子新貴,年終獎金上千萬,買了一部奔馳車給她爸開。”她依然會很受傷。

她不會當麵對人發脾氣,但卻常常得內傷。

上一次她抱怨的是嫂嫂。嫂嫂到她家來,帶了個名牌包。她稱讚那個包漂亮,嫂嫂竟說:“喔,這是我最便宜的包呢!”

妙妙覺得嫂嫂這句話根本是在炫耀,因為妙妙的大伯是醫生,而妙妙的先生隻是個公務員。

“有些人說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你左耳進右耳出就好啦!不要跟她計較。”朋友們都這樣勸她。

為小話鑽牛角尖,是不少女性的習慣,但卻是個壞習慣。什麼話都想成“你意有所指,別有居心”,日日都像在跟無數的影子敵人作戰,除了弄得自己神經衰弱之外,一點好處也沒有。

這樣的女人,大多是自尊心強,自信心卻不夠堅定。

人在生活上沒法不跟人接觸,如果心靈太容易受傷,把每個人講的話都當唇槍舌劍的話,想不活得體無完膚也難。

忘掉小話心境寬,管他是不是有弦外之音,話不中聽就當沒聽見,是最好的應對方法。還要有“我就是這樣子”的心理建設,這就是我啊!再胖、再窮、嫁不出去、隻會生女兒……都是我、就是我,我就是很滿意現在的自己——懂得自我解嘲,別人的嘲笑就不再銳利了。

淡如的幸福語錄

世上的男人,百分之百不愛女人潑冷水。雖是老婆,冷水不應常潑。

每一次談戀愛都劍拔弩張,是你自己性格有問題。

威脅看似好用,但以力服人,都隻是一時有效。

真理是:兒子再怎樣糟,也是自己的兒子;媳婦再怎樣好,都是別人的女兒。

忘掉小話心境寬,話不中聽就當沒聽見,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巨離創造美感,日日如股似漆,隻是夢想中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