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集:放大言(1 / 3)

程家有多大?

看看劉髑歙的記憶吧……

先是進門,外門,內門,裏門,三道門,三道檻!

這是進來了,然後還要走,走前庭,入前院,到長廊,走廊道,過假山,穿小橋。

這到了嗎?

還沒呢,還有一條長廊,走完這遍,才是真正的中庭,走中庭,門門道道,又是一連串,這家挨著家,房貼著房,一條條道,一座座山,一塊塊石,層出不窮,無以盡絕。

走過了長長的中庭,這才算是到了程氏的後宅,也就是內宅,又或是叫內院!

從頭走到後,劉髑歙計算了一下,他走了整整十多分鍾!

光是走啊!就這麼的走啊!就走了十多分鍾!

你說這老程家的宅子到底有多大吧!

古代人就是這樣的厲害,有家的人就是這樣的經營自己的家。

換了現代社會,是不可能的。

你買一套房子,這房子你隻可以擁有使用權,用上七十年,國家收回,這房子就不跟你姓了。

說來說去,還是古代好啊……

這古代啥都便宜!

什麼?你說古代沒有電影?沒有電視?

不知道光腚菊現在封禁?

這還不如回到古代呢,見不見為盡,啥事都沒有,反而是件好事呢!

走到了內宅,乖乖,可以看到小妹妹了……

這裏的小妹妹們穿得叫一個……厚啊!

現在是天冷的時候,身材也無法顯出,加上女子們纏腳,所以一個個顯得和小肉包子似的。

這也勉強可以算是嬌小玲瓏吧……勉強的嬌小玲瓏。

當然,還有一些大媽,這些大媽們躲在暗角,隻有一些正經的管事站在外頭!

在內宅裏,有大大小小三五個管事,大房管事,二房管事,三房管事……還有一些媽媽!

這些媽媽不是真正的媽媽,而是那些女管事!

男管仆,女管奴!

還有一些,看上去有些身份,是些太太小姐!

當然,她們的集中,是一次例外。

正常的情況下,她們會在自己的院,屋。而不是這樣的走出來,走到自己家裏別的院子裏,不過,現在她們一一的都出來了。

看新鮮人……

劉髑歙就是那個新鮮人。

劉髑歙也沒在意,他大大方方在程籌的帶路下走著,後麵,腿腳快的程算都衝進來了,他還說話:“都退開!”

那些閑雜的人都散開,有的沒退,隻是躲門後麵去了。

程算無奈道:“大家,人多,也就雜亂了點!”

劉髑歙道:“可以理解……”

可惜,程算不會說理解萬歲。

又走了些日子,這才看到一件事物……門!

黑色的大門!

門外有皮簾子,上好的真皮簾子,僅這簾子看上去就有三五十兩的價值呢。

簾子一挑,一個品貌端莊的少女出現,她盈盈一福,道:“大爺,二爺。”

程算和程籌不置可否的哼了一聲。

然後,程算道:“父親安好?”

少女道:“老爺安好。”

程算道:“我們把新姑爺請來了,你去通報一下。”

少女看一眼劉髑歙,抿唇一笑,轉身而去。

不片刻,她露出半張臉道:“老爺請新姑爺進來!”

劉髑歙道:“走吧!”

程算哼哼一笑。

程籌道:“父親讓你進去……”

劉髑歙算是明白了,老頭子沒發話,這兩位爺都不可以進去!

大家族……真不愧是大家族!

劉髑歙可不會這樣的裝孫子,他大腳巴丫一抬,就進了這屋。屋子裏修了熱爐子。

燒著的自然是煤,但巧妙的修了鐵皮管,把煤燃燒的煤氣傳到外頭去,隻是在這屋裏留下了熱源!

老太爺一身挺好的打扮,坐在一張太師椅上!

身子骨躺著,一動也不想動的樣子。

當劉髑歙進來的時候,他才正了一下戴在臉上的眼鏡,利用那副眼鏡,看劉髑歙……

大明朝不愧是大明朝,誰說中國人搞不出玻璃?

其實,中國早早就可以生產出玻璃來了。

中國不搞玻璃的唯一原因,是沒有商業價值!

在中國人看來,燒玻璃,遠遠不及燒瓷器要好,要實用。

打個比方,瓷器磕到了,還可以用,但玻璃往往就不行了。

再有,玻璃這種東西一碎就容易粉,也就是碎的塊多。

而瓷器卻少是如此。這樣的瓷器壞了,打掃起來也是方便,不僅玻璃,一旦碎了,就再也沒有用處了。

當然,一些玻璃製成的眼鏡,這時已經有了!

不僅有了,在這個時候,連放大鏡這樣的東西,也有!

大明朝在當時,什麼都不缺。

老人看清了劉髑歙,心裏也算是滿意,他算是知道為什麼程箅那個小子會看上這個人。

劉髑歙這個人,雖然把自己打扮的和太監一樣,但卻十分的精神!

頭發在腦後束好,沒有帽子,沒有冠。

劉髑歙是光著頭的。身體是一身勁裝。這讓劉髑歙顯得十分的精神。

特別是他的腰間一把刀,一把三眼銃,那種武人的氣質,使程老太爺知道他並非虛的。

如此人物,也可以算是一個人才了!

這樣的人,總不會吃太大的虧,有心,就可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