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太爺道:“那廁所我也想修!”
劉髑歙笑道:“這沒問題,工程的人員我可以隨後就調來。”
程老太爺道:“你一月大約需要多少錢糧?算了,用一條鞭**,大約是要多少銀子吧!”
劉髑歙知計得售,道:“我現在養五六百兵,一月的銀子在三千兩。”
程老太爺道:“三千兩!”
劉髑歙當然是提高了水準說話,不過,遇到肥羊不宰,實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劉髑歙道:“我是這樣算的,三千兩呢,雖然多,不過養兵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花錢的。這三千兩銀子,一千多兩是他們的食物費,兩千兩,是他們的薪餉,雖然我這個人無良,並非是什麼好人,但我絕對不會有喝兵血的事!”
程老太爺知道這一刀是怎也免不了的。
大家族就是這樣,決心一下,就可以定下來!
“一個月三千兩,古申啊……我固然是可以養得起,但我怎知……你可以一直這樣?也許,過段時間,你又會變出別的名目來要錢了。”
老人太精明了。
他深深的知道,給了個開頭,就會一直的給下去,根本沒個打住的。
劉髑歙的心被看出來了,他道:“的確……這也是沒法子的呀,之前說的這三千兩,是養兵的糧食和薪餉,可是這士兵還要一些甲胄兵器啊,一支鳥銃就要五兩銀,老爺子,你說我五百個兵,我得要多少支鳥銃?此外,一個士兵按傳統的規定,還要有弓一張,箭一壺,槍一支,刀一把。這哪樣又不要錢呢?兵器的損耗也是要錢,如果裝備火器的話,保養要錢,訓練消耗的火藥鉛子也是要錢,我也是無奈啊……”
程老太爺給氣得笑出來了,他道:“照你這麼說,你一個月……豈不是要花上萬兩銀子?”
上萬兩銀子,我也想啊!
劉髑歙長歎,道:“當然不會了……”
程老太爺的反話他怎可能聽不出來?
商人就是商人,你讓他每個月掏五千兩銀子,那絕對沒有問題。
區區五千兩,以現在如日方中的新安幫,程氏家族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程氏一年的純利,達二十萬兩以上!
這還不算中國的傳統。
中國的傳統是什麼呢?那就是積富!
這財富一代代的往下積!
別看程氏一年賺了二十萬,但他就會花二十萬嗎?
而且,這二十萬,是現在程氏的純利!
什麼是純利?是扣除了多餘的開銷,剩下的錢。這筆錢,一般來說,會庫存起來。
要知道,在大明朝,哪怕是普通的中等人家,也會有把賺來的銀兩裝在瓦罐裏,埋入到地下的習俗。
普通之平民尚且是如此,何況是這些世家大族呢!
相關史料裏記載,清軍打到江南的時候,從一中等家裏就抄出了二十萬兩以上的白銀。
中等之家且是如此,何況真正的大富!
如劉髑歙說的,大明朝現在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候,在這種時候,手上有一支軍隊保護,是很好的。
當然,大明還沒到那地步,程老太爺願意出錢,不代表他願意出很多。
劉髑歙估計,什麼時候李自成什麼的造反起來,那個時候,他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多要錢了……
但是現在麼……
劉髑歙還要好好的打算一下。
他道:“其實呢……我是這樣想的……”
程老太爺道:“哦?”
劉髑歙道:“我聽說在揚州盤一個鋪麵,很要錢是不是?”
程老太爺道:“我們程氏的確是有很多的鋪位,你想要店鋪?”
劉髑歙道:“我是想要一個樓麵,開一個可以賺錢的行當。”
程老太爺道:“你是想要搞一個賺錢的生意,用這樣的活錢,來養軍?”
劉髑歙道:“沒錯。”
程老太爺道:“你這個想法還算是不錯,但天下生意這麼多,你想要開什麼生意?”
劉髑歙道:“天下生意雖然多,揚州也是一個出入千萬之所,是以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之語。這種地方不做生意,真是對不起祖宗!”
程老太爺哈哈大笑!
劉髑歙道:“但說到暴利者,卻是難得。天下之暴利雖多,但鹽鐵官賣,就算不官賣,這個市場也給您幾位占了!”
程氏等新安幫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得到了鹽之利。
程老太爺點點頭,道:“沒錯,私鹽之利,實是以鹽換銀!一分鹽,一分銀。”
以現代來比,當時一斤鹽的生產成本不會超過一塊錢,不過,售出的價格,卻達到了四十多元以上。
也就是說,一元錢的鹽,售出了四十多倍的價!
走私鹽堪比香港黃金時期拍電影。
賺錢真是太容易了。
劉髑歙道:“這種行當已經給占了,我再插手,也是無處下口,所以我想要入足的,還是最簡單的……”
程老太爺道:“哦?”
他也對劉髑歙說的這生意感興趣了。
劉髑歙道:“青樓生意!”
程老太爺道:“胡鬧!”
程氏是大家族,青樓的生意雖然賺錢,但是下九流,一般程氏是不可能幹這樣的事的。
劉髑歙道:“青樓雖下賤,但也有高雅的經營方法呀!這可是真正的來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