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鉤割針鐮法

夫眼之內。兩頭皆赤有息肉者。宜鉤起。以鈹針割取令盡。如未全盡。可再取之。以盡為度。或以鐮。或以細針以線穿。用口銜定線頭牽起。以鈹針折起,令離黑珠,向日割之。割了以火熨。令斷其勢。即不再生,不然則二三年仍前發動。生者粘睛不落。則雲難療∶須審細察之。絕濃者入水輪。即以細針篦子折起,勿使損掣瞳人。切須穩當。不得粗心大膽,瞳人前薄不易傷損。凡鉤割取。用針不得在旦,旦則腹空。即暈悶便倒,須用人扶頭,若有此疾。皆是虛弱之人。宜緩緩調理。但凡鉤針。不得一時促急取之。須自斟酌。漸次鐮脫遮。無暈悶之患也。若有赤脈 肉。宜針鐮也。

可看所患相應。大宜仔細。不可潦草便用此法。恐有侵睛腫疼之患。慎之慎之。

論眼捷法

夫眼之聖功莫大焉,且如眼生黑花者,如不患眼相似。何以辨之。切須仔細。看瞳人生黑角五六分者。乃真黑花也,此疾因損虛房室得之。若瞳人間微小生黑角氣。黑花也,因饑飽勞心得之。若熱花者。隻白暈侵睛。可辨也。若眼中生翳者。從上生下者難治也。自下而上者亦易治。若頭尾生者亦可治也。大凡肉障之眼。宜仔細詳審緩看,瞳人間裏有白者。是肉障也。凡五風患候者。瞳人間盡是也。此證切須緩緩推詳。使患者複舊也。

論眼昏花捷要

且夫醫眼之法。最為多端。非則一體。不可以為輕慢。如患目昏不明。非有一狀。肝腎虛。而近視不快。脾虛。而見白花。氣虛。而瞻視茫茫。血虛。則飛蠅散亂。血冷。則瞳人開張。腎虛。則瞳人縮小。或不明者。氣不和也。黑花散亂者。乃精血虛也。更迎風淚不止者。或昏。是思慮傷也。膀胱損也。最宜用和血壯氣,切不可針鐮割點。隻宜服收花平補之藥也。

七十二問

第一問。眼赤痛者何也。答曰。此乃五髒積毒於肝之外家。受邪熱。使血亂於肝經。故目赤而痛也。服局方八正散。

局方八正散方車前子 瞿麥 扁蓄 滑石 甘草 梔子 木通 大黃(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燈心七莖。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第二問。目赤而不痛者何也。答曰。此肝之實也。肝者血源。其候在目。血乃肝之實。血盛則流入四肢。血氣上衝。

流注於目。血侵於睛,睛受其血。故赤而不痛。宜用局方撥雲散。秘方順肝散、退赤散。如治目痛。熱淚流。昏澀腫脹,宜用秘方撥雲散方。

局方撥雲散方羌活 防風 柴胡 甘草(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臨臥薄荷菊花茶清湯下。亦得忌用藏鹽醬酢濕麵炙爆。發熱動風等物。

秘方順肝散方生地黃 當歸 大黃 栝蔞仁(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鍾調下。或用新汲水半鍾調下。

退赤散方生地黃 木通 甘草 梔子(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竹葉湯調下。食後日進三服。

秘方撥雲散方川芎 荊芥 薄荷 甘草 決明子 當歸 防風 熟地黃 木賊 旋複花 大黃 石膏(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用茶清調下。如目赤 肉侵睛者。用淡竹葉湯調下。

第三問。目赤者何也。答曰。此肝之虛也。肝生木。木生火。火發木滅。火屬心。赤灌大 ,侵睛則腫。宜服秘傳黃丸、活血煎、當歸丸。

秘傳黃 丸方黃 (蜜炙) 防風 茴香(炒) 白蒺藜(炒) 牡丹皮(各等分)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鹽湯下。或酒亦可。婦人用艾醋湯下。

活血煎方當歸(一兩) 地黃 川芎 香白芷 羌活(各五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另研)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荊芥湯下。或茶清亦可。

當歸丸方 上方秘傳黃 丸內去黃 。加當歸。名當歸丸。

第四問。大 赤者何也。答曰,此心實也。五輪分布。大 屬心。心者。帝王南麵之尊。其候在大 赤者。乃心實也。宜用三黃丸、菊花散。

三黃丸方黃連(去皮) 黃芩(去蘆) 大黃(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水送下。如髒壅實。加栝蔞。小兒積。宜可服之。

菊花散方白蒺藜(炒) 羌活(去蘆) 木賊(去節) 蟬蛻(三兩去頭足) 菊花(六兩去梗)上 咀。每服三錢。食後臨臥茶清調下。常服清利頭目。洗肝去風。忌發風淹炙爆等物。

第五問。小 赤者何也。答曰。此心之虛也。心者。五髒六腑之宗。上應榮衛。其屬南方之位。五行生殺。火生土。

土實則火虛。小 赤者。心之虛也。宜服茯苓散、定光朱砂膏。

茯苓散方白附子 玄參(各五錢) 白茯苓(七錢五分) 川續斷 白僵蠶(各一兩)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鍾半。煎至半鍾。去渣溫服。

定光朱砂膏滑石(水飛) 沙蜜(各五錢) 朱砂 片腦上為極細末,煎蜜作膏。每用銅箸點大小 內立效。

第六問,目睛多淚出者何也。答曰。此乃肺之實也。肺乃西方庚辛金也。金生水。水發則流注。金屬肺經。則其色白。五輪八廓經曰。淚本肺之精華。目出眵而硬者。肺之實也。宜用秘方瀉肺湯。

瀉肺湯方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半。煎至一鍾。食後服。

第七問。怕日羞明者何也。答曰。此脾之實也。脾屬土。土生濕氣。氣結傳肺。肺受脾邪。上騰於目。目受脾之濕氣。脾主肌。內熱難開。屬太陽。真氣騰其上。土濕稍勝。精華澀結。不榮於目。宜用秘方密蒙花散、千裏光湯、局方羊肝丸。

千裏光湯方千裏光(即石決明) 海金沙 甘草 菊花(分兩同)上 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去渣食後溫服。

秘方密蒙花散方石決明( ) 木賊 枸杞子 白蒺藜 青葙子 羌活 菊花 蔓荊子(各等分)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渣食後溫服。

局方羊肝丸白羊肝一具(淨洗去膜) 黃連(細羅)上將羊肝先安盆內。研爛。旋旋入黃連末拌勻得所。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溫漿水下。連作五劑。諸般眼疾。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豬肉及冷水。

第八問。視物不明者何也。答曰。此脾髒虛也。目輪屬五髒。青黃白黑也。黃輪屬脾。即揭睛是也。目本應其色青。

屬木。脾土被肝木所克。青黃相爭。不青不黃。目睛雜色。而視物不明也。宜服秘方蒼術湯、千裏光湯(方見前)。

秘方蒼術湯方蒼術 玄參 甘草 遠誌 茺蔚子(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秦皮一片。食後溫服。渣再煎。

第九問,眼常見黑花如繩牽者何也。答曰。此腎髒之實也。腎屬水。其應北方黑色。乃肝之母。母實。肝腎之邪傷於經,膽者目之經。神水之源。腎邪入目。時複落落蠅羽者。腎之實也。宜用秘方豬苓湯,苦參湯。

秘方豬苓湯方豬苓 木通 梔子 大黃 金毛狗脊 蓄(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去渣溫服。無時。

苦參湯方苦參 地骨皮(各半兩) 丹參(三錢) 乳香(三錢另研)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去渣溫服。無時。

第十問。迎風有淚者何也。答曰,此腎家虛也。五輪曰黑睛屬腎。肝屬木。木生風。腎屬水,水枯不能滋木。故迎風有淚。腎之虛也。用石燕子散、艾煎丸、蠶沙湯。服此藥一止其淚。大有神效。

石燕子散方石燕子(一雙 醋淬十次) 玳瑁 羚羊角(各一兩) 犀角(五錢)上為末。用好酒薄荷湯或茶清。食後調下。

艾煎丸方艾葉(醋炒) 肉蓯蓉 川牛膝(酒浸) 甘草 桑葉(向東者用) 山藥 牛膝(炒) 當歸(各等分)上為末極細。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調下。

蠶沙湯方蠶沙(四兩炒) 巴戟(去皮) 川楝肉 馬藺花(各二兩去梗)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無灰酒。不拘時候調下。

第十一問,目中紅筋附睛者何也。答曰。此乃心之肝也,心屬火。火主血。肝屬木。木主筋。血侵於筋者。肝之候。

血者肝之源。傳入目。漸灌瞳人。故曰侵睛也。宜服當歸散主之。

當歸散當歸 防風苗(炮) 蒺藜(炒) 牡丹皮(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生蔥薄荷茶清調下。或作 咀。煎服亦可。

第十二問。白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此乃肺克肝也。肝屬木。肺屬金。金能克木。金色白。風邪肺克肝也。甚則火旺。白輪勝者。輪在睛上。複即灌交。是母子相刑。五花白膜遮睛。故金克木。宜用秘方連翹散、蟬花散、密蒙花散(方在七問下)。

秘方連翹散方連翹 梔子 甘草 樸硝 黃芩 薄荷(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三錢。茶清調下。無根水亦可。

秘方蟬花散方蟬花(一兩) 菊花(四兩) 白蒺藜(二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清水調下。

第十三問。目中迎風受癢者何也。答曰。肝邪自傳。肝屬木。風動即癢也。宜用秘方二處膏、局方明目地黃丸。

秘方二處膏 將田螺養開。掩入黃連末。焙幹為末。入腦、麝二味各少許。綿裹泡水洗眼。

明目地黃丸生地黃(洗) 熟地黃(各一兩) 牛膝(三兩各浸) 石斛 枳殼(炒) 防風(各四兩) 杏仁(二兩去皮尖火炒黃細研去油)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水下。或米湯下。忌一切風動諸物。

第十四問,目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頭風攻衝於頭。目者太陽之首。肝髒為陽。氣旺故使頭風攻注於目。

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

局方芎菊散方川芎 菊花 甘草(各一兩) 薄荷(二兩) 防風(七錢半) 白芷(五錢)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後茶清下。傷風頭眩。用無根水調下尤速。

白蒺藜散方白蒺藜 細辛 蓄 白芷 囗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或溫酒亦可。食後日進三服。

石膏散方石膏 石決明( ) 荊芥 白芷 川芎 防風 旋複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薄荷生蔥茶清調下。日進三服。

第十五問。常目中昏者何也。答曰。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時。真陽之氣火勝。心勝肺。肺壅痰災。時複渾渾而昏也。宜用局方辰砂化痰丸、局方玉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