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計劃(1 / 2)

維克多組織了一下語言,想想怎麼才能簡單的說明其中的道理“錢在用的時候才具有價值。”

開頭一句話就把另兩人給聽蒙了,安德魯和馬克大眼瞪小眼的看著他。

維克多揉了揉額頭,伸手從兜裏取出一枚金布利。“你們看我這枚金布利,其實它現在跟本沒有價值。麵包可以填飽肚子,所以它有價值。衣服可以遮羞保暖,所以它有價值。可錢即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衣穿,所以現在它隻是一枚好看的金屬片。”

“誰說的,錢可以買東西。可以買來吃的和穿的。”馬克反駁道。

“說的好,麵包在吃的時候才體現它的價值,衣服在穿的時候才擁有價值。而錢則在用的時候才表現出它的價值。”維克多把金布利又收了起來“你們看我把錢裝進了兜裏,這時雖然它還具有貴金屬的價值,但作為錢它已沒有了價值。”

安德魯和馬克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不明白他說這些幹什麼。

“錢隻有像水一樣流動起來,從一個人的手上流到另一個人的手上,它才變的有了價值。一個國家的財富的多少是看國內在流動的錢的多少,而銀行把錢都存進了金庫中,也就是說被存起來的錢沒有了價值,相對來說這個國家的財富也相應減少了。”

“國家的財富不是稅收嗎?”安德魯問道。

“稅收隻是政府的收入,和國家財富沒有關係。國家財富最根本就是國內所出產的各種產品,如糧食,鹽,糖,呢布,麻布等等。”

“你剛才不是說是在流動中的錢嗎?”

“笨蛋”維克多敲了一下馬克的腦袋“市場沒有這些商品,你的錢怎麼用出去。所以說一個國家擁有多少在流通的商品,也就擁有了多少財富。銀行則方便了錢的流通,特別是使大額的交易變得簡單了起來。而且銀行本身也沒有把錢死存在金庫內,而是讓它參加到流通中去。所以說這是對國家有益的地方。”

“你不說那些銀行家不會動金庫裏的金銀的嗎?”

“這些銀行券就代表著金銀。”

維克多雖說講的頭頭是道,其實心裏卻羞愧不已。這話要是被一個稍微懂一點金融的人聽到肯會笑得前仰後合。

“而銀行對國家最有用的一點是它能錢生錢,使國家的財富增加。”

“什麼?錢也能生錢?”他們以為維克多在開玩笑。

“打一個比方,安德魯你在銀行裏存了1000金布利,存了10年依然是1000金布利吧。”

“當然了,難道兩個金布利在一起也能生出小金布利來。”

“這時有一個人想做呢布生意,但卻沒有資金。他找到了銀行借出了1000金布利。花了500金布利從農民手中收購了羊毛,300金布利購置了紡車和織布機,200金布利雇用了工人,這些加起來還是等於1000金布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