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1 / 2)

所謂靈機一動,就是林文遠此時的鮮明寫照了。

原本他是打算說無事,然後叩頭退出,不過在話到唇邊的一刹那,林文遠的話語卻是變了。

“是有一件事,想求閣老。”

“哦,你說。”

若是別人,在這個時候還來煩,薛國觀就要叫人攆出去了。

不過他對林文遠確實是十分欣賞,因此微微一笑,喝了口茶,道:“你家張大人,又有什麼新鮮花樣了?”

說起來薛國觀對張守仁也是十分好奇的,這個年輕後生,委實不簡單。

世職百戶,現在做出如此事業來,還把眼前這姓林的小子調教成如此傑出優異的模樣,這個張守仁,豈是易與之輩?

換了以前太平歲月,肯定是要叫張守仁上京來,親眼見上一見,才能真正完成品評。不過現在這種時世,以前的舊規矩還是算了吧……

以前官員,武官襲職要到兵部和都督府辦手續,還要麵聖陛辭,皇帝當然也不可能單獨召見一個小臣武官,而是把人混在一起,相關部門安排好日子,引見時帶一票武官來,大家一起叩頭,皇帝說幾句好聽的話,然後就揮手攆大家滾蛋。

文官也是如此,不過陛辭之後,有三年一朝的規矩,朝廷也是害怕地方官當久了,無禮中樞權威,三年一來,到各部和深宮中受一點敲打和震撼教育,然後回去當地方官時,就能老實很多。

這些規矩,現在是講不得了,要不然的話,薛國觀一定很想親眼見一見,能把一個小旗官調教成眼前這模樣,背後的人,還能了得?

“是我家大人來信……”

林文遠張嘴就說胡話,絲毫不覺臉紅,要是薛國觀知道被眼前這個他心中的傑出之士給騙了,心裏也不知道做何是想。

“哦,求官照開鐵礦?這個……”

適才聽到糧價與鐵礦之事,再加上林文遠深知現在浮山那邊的短腿就是缺鐵,打鎧甲要鐵,製兵器要鐵,鑄炮造火銃都要鐵。

現在遼東有一種鐵體銅胎的模鑄法,十分先進,應該是走在泰西洋鬼子前頭了。

要說大明不缺能人誌士,更不缺能工巧匠。

這些年來,耶蘇會當然是支援了不少鑄炮的工具和技師,但明朝的火炮,更多的還是依據萬曆年間在海裏撈出來的大炮仿造而成。

仿造多了,經驗豐富了,雖然沒有理論指導,不過這年頭的大炮理論也不見得有多高深……反正現在遼東的這種鑄法,省銅不說,在技術上更有難得的優勢。

銅炮是純用青銅所鑄,穩定性差,因為銅的熔點低,火炮速射幾輪後,炮管就會因熱而膨脹變形,影響發射精度,而且再連續發射,就會炸膛。

而且青銅太貴了,明朝的銅產量原本就低,這些年又是連年鑄炮,民間的銅錢早就不夠使了,銅器也消耗了不少,再這麼鑄下去,不要說國庫如洗了,民間連洗臉的銅盆可都要用不上了……這年頭也沒有鋁盆瓷盆,也比不上銅盆好使不是。

遼東的這種鑄法已經極為先進,遼東都司鑄過,皇太極也鑄過,都是千斤以上的大炮,論起鑄造工藝,特別是鐵水除碳這一塊還很落後,在總體來說,已經是領先世界了。

以這種法子,配上嫻熟的工藝和優質鐵水,加上西洋技師的流程,一則可以穩定炮的質量,二來可以減輕炮的重量,明朝現在的大炮,體積太大太重,拖拉上戰場實在是太困難了一些,小炮火藥推力不足,殺傷力弱,也是派不上大用場。

清軍南下,一路拖著紅夷大炮奔走,經常是圍城數月,火炮才沿路趕來,然後幾炮轟開城門,戰事宣告結束。

這樣的打法,張守仁肯定不樂意,他要的是火力凶猛,炮身輕而穩定,質量上等的野戰炮,這種炮就非得用高爐練出優質鐵水來,而前提更是要有大量的優質鐵礦石和生鐵!

不僅是火炮,軍中要用的,哪一樣不是要用鐵?

浮山那邊錢是不缺了,鐵的價格也不是太貴,但生鐵購買實在是太困難了,而鑄炮和打造火銃,廢品率又實在太高。

明朝在耶蘇會手裏買炮,英國人造的四磅小炮都是開價一千兩,明廷還照樣樂嗬嗬的接受了這個價格,其實這種小炮,到遠東的價格是每門二百兩,而在英國本土造出來,不過六十兩銀子就能成功。

之所以明朝接受這種天價,並不是明朝傻到這種程度,實在是因為鑄炮的成本在大明是太高了。

當時有記錄是這樣的:“大銃鑄十銃能得二、三可用者,可稱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