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大聲一喝,那男子嚇的麵色一變,當下不敢再頂撞,立時便是退了進去。堵路的人一退,然後其餘人等都退回城中,一時就騰出道路來,然後就是城外的人重新進來,等煙塵下的情形被看的清楚時,城門已經可以關閉了。
守城門的守兵也是慌了手腳,也幸虧是李鑫和張德齊兩人鎮定,把城門口的混亂解決後,兩人便是下令這些守兵立刻推動城門,將城門緊緊關上,放上三道門杠。
濟南城在明初和別的城池一樣都是重修過,夯土城外包著磚石,城基厚實,城高三丈有奇,城有二十餘裏方圓,是一座北方雄城。
這座城池如果有充足的兵力防守,是根本無法靠強攻來攻破的。
靖難之役時,朱棣數次強攻濟南,當時北軍已經連續擊敗南軍主力,但南軍一次又一次彙聚起來,重新和北軍爭戰。
為了南下奪取南京,朱棣幾次攻打濟南,但根本沒有辦法攻破這座城池。
就算是他的麾下有幾萬百戰百勝的精銳,可以在戰場上以少勝多,一仗敗南軍數十萬人,但野戰和攻城是兩碼子事,守濟南的兵可能野戰一仗就被朱棣和他的部下給掃空,但守城時,再精銳的北軍也是絲毫沒有半點辦法。
後來還是朱棣接受了正確的建議,繞道過濟南,直插南京,糾纏了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才就此結束。
這座城池,打從靖難過後,已經二百餘的不聞兵戈之聲了!
此時城頭的士兵慌成一團,就在城頭四處奔走著,呼喊著,好歹有人想起來擊鼓敲鑼,用來提醒別的城門方向有敵兵來襲,在城門中,那一隊城守兵已經呆住了,所有人都在發抖,都在戰栗。
太久不聞兵戈之聲的後果,就是如此。
“我們登城去看!”
守城兵丁是如此的表現,李鑫和張德齊兩人心中已經唯有絕望二字。但兩人都很堅韌,當下對視一眼,便是挺劍登城。
城門附近是有上城的石梯,左右兩側均有,在兩人上城的同時,也是有不少男子從兩側的梯道上攀登而上。
上城之後,看到遠方的情形時,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煙塵之中,大股的騎兵,一眼看不清人數的騎兵在奔馳著,在騎兵之前,是一些騾馬或是馬車,也有不少騎著騾馬逃竄的人,看樣子,都是一大早晨從城門往北去的士紳和百姓。
此時被騎兵追趕著,他們都是拚命的趕車和打馬,但這些馬車和普通的馬哪裏跑的過韃子兵的戰馬?很快的,馬車被追趕上了,韃兵在馬上的動作仍然十分輕便和快捷,一揮手中的長刀或是鐵槍,然後眾人就看到車夫被刺死了,翻倒在地上,馬車或是騾車也翻滾在地上,裏頭的人跌落下來。
有老人,有孩子,有婦人。
隔著裏把路,也能聽到這些老人女人和孩子們的哭叫聲響,更能聽到這些韃兵們高興的叫喊聲。這些叫聲,如同野獸一般,充滿著野性的力量和掩飾不住的殘暴。
他們戳刺,劈砍,鮮血不停的噴濺出來,原本幹淨的泥地一下子就蓋上了一層層的鮮紅的紫色,鮮血大量的流淌,把地麵給浸透了,人的慘叫聲變成了哀嚎,哭叫,接著是呻吟,然後就是默不出聲。
老人和孩子多半被殺死了,女人們多半被留了下來,一些光著頭,身上穿著青灰色緊身棉襖的男子跳下馬來,用繩子把這些女人綁成一串,暫且放在一邊。
男子們坐車的瞬間就被殺了,也有一些騎著馬的逃到了城門處,他們大聲喘息著,眼白都快翻了出來,看著城頭上的人,這些人哀求著,請城中的人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韃兵還有幾百步,來的及吧?”
一個好心人趴在城頭,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成的。”張德齊鐵青著臉,搖頭道:“他們是存心放這些人跑過來,韃子的馬好,這點距離眨眼就至,一開城他們就衝刺,然後放箭射咱們,開城的話,咱們這城眨眼間功夫就被人占了!”
他這麼一說,眾人都隻能趴在城垛上,眼睜睜的看著這些逃過來的人敲打著城門,拚命的哀求著,接著哀求變成了喝罵,痛罵,甚至是詛咒。
城頭的一個小軍官,大約是個把總,臉上滿是酒色浸透了的模樣,他衝著下頭吐口唾沫,喝罵道:“你們這些找死的貨,誰叫你們出城的?現下被人宰了,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