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坐在通往山外的一條道路旁的大石頭上,似乎是在等什麼人,眼中有一絲急躁和不耐,百般無聊的他隻好向著旁邊的一個大坑裏有一下沒一下的投石子,用來打發時間。
對於吳凡來說,今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平生第一次,他有了走出山村的機會,而且還要到離山村五十裏的地方去。
這次出村,娘親特地給他精心打扮了一番。身上穿著一件淺紅色的小馬褂,一條黑色的長褲,就連腳下穿的布鞋也是新納的,穿上去覺得很舒服。
吳凡的父親名叫吳德寶,是石頭村裏唯一的教書先生。莊稼人一般都稱呼教書先生為教書匠,表示教書先生與木匠、鐵匠、泥瓦匠沒有什麼區別。
石頭村的村民世代以種地為生,不覺的讀書認字有什麼用處,所以吳德寶在村子裏混的並不好,甚至可以說非常落魄。落魄自古以來就是教書匠的現實生活。
不過,盡管生活並不容易,但吳德寶卻活得很快樂。因為他娶了一個賢惠又美麗的妻子,他的妻子還給他生了一個神童一般的兒子。
吳凡自小就在吳德寶的熏陶下勤奮好學,在加上他腦子聰明,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了。九歲的時候,家裏的藏書他全都背了下來,已經到了無書可讀的地步。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從山村中緩緩地駛來,車上坐著一男一女。男的大概三十歲左右,頭上戴著一頂破帽子,身上的衣服在胳膊和大腿處打著好幾個補丁,雖然破舊卻洗的很幹淨,他就是吳凡的父親——吳德寶。
在吳德寶旁邊坐著的就是他的妻子吳氏。隻見她一手執著馬鞭,一手扶著馬車,隻要那頭瘦馬走的稍微慢一點,她就馬上揮起馬鞭,“啪”的一聲鞭響,驚得那匹瘦馬不得不奮力的趕路。
吳凡聽到馬鞭的聲響,立刻就從大石頭上跳下來,臉上的焦躁一掃而空,眉開眼笑得道:“爹,娘,你們怎麼這麼慢,我都等了一個多時辰了。”
吳氏笑道:“剛才正在給你張二叔家的牲口喂食,所以來的晚了些,快點上車吧!”
在石頭村裏,隻有張二叔的家裏有這麼一匹馬,平常是用來耕地用的。這可是吳氏費了不少口舌才借過來的,自然不能把它餓著了。
吳凡跳上馬車,坐在車後麵的一個大木箱子上。吳德寶望了吳凡一眼,看見他的衣服上並沒有沾上塵土,這才點點頭,對妻子道:“快趕路吧,已經耽誤不少時間了。”
“恩”
吳氏答應了一聲,便揮起馬鞭,大聲喊道:“駕。”那匹瘦馬邁開馬蹄拉著一家三口和一隻沉甸甸的大箱子向前奔去,可是卻比一個大人走路還慢。
吳凡拍了拍屁股底下的箱子,隻聽見裏麵嘟嘟作響,很顯然裏麵已經裝滿了東西。他很疑惑的向父親問道:“爹,我們今天出去幹什麼?”昨天晚上吳德寶隻告訴他要出村,卻並沒有告訴他出村是為了何事。
“你堂姐後天就要成親了。我們去城裏給她道喜,同時也讓你見見咱家的那些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