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城離霖安城不過一百裏的路程,雖然並沒有霖安城的名氣大,但也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
說起臨江城,就不得不提起臨江城內的大俠盧俊義。在臨江城中的人,不知道城主的大有人在,但不知道盧俊義的,絕對是寥寥無幾。
盧俊義乃是臨江城的首富,控製著城內大部分的酒樓、錢莊、珠寶、碼頭、鹽鐵生意,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深受貧窮百姓的擁戴。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仗義疏財結交各路武林豪傑,黑白兩道,沒有人不給他麵子。
“聽說了沒有,盧大善人又搭建了十二個施粥棚,城外方圓十裏的災民,紛紛湧入臨江城,都搶著要去吃一碗善粥呢!”一個路人指著對麵的粥棚,嘖嘖稱讚。
盧大善人是臨江城內的百姓送給盧俊義的尊稱,整個臨江城隻此一家,這也能看出盧俊義在臨江百姓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哦,今天是什麼日子,盧大善人怎麼又施粥了?”另一個身穿麻衣的路人麵露好奇之色。
“據說今天是盧大善人的六十大壽,所以盧大善人特意又搭建了十二座施粥棚,與民同樂。”
“每年的除夕、端午、重陽、中秋,盧大善人都會搭建施粥棚,施舍善粥,給予眾多災民,這幾乎已經成了習慣。”
“所以每當臨江城有什麼節日慶典,施粥棚前都會聚集著眾多的災民,等待施粥。”路人似乎對施粥棚十分熟悉,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對於盧俊義來說,今天確實是個好日子。他已經廣發請帖,邀請了親朋好友,凡是有資格收到他請帖的人,無不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盧俊義的個頭很高,身體微微有些發福,頜下的胡須修剪的十分整齊,一身明亮光鮮的壽袍十分得體。
這樣的一身打扮,無論走到那裏都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此時的他端坐在大廳之上,旁邊放著一盞精致的茶杯,杯中冒著一縷縷的白霧,上等綠茶的茶香繚繞在整個大廳之中,給人一種雅致的感覺。
在盧俊義的旁邊,站著盧府的管家,這個管家跟了他有十幾年,是個精明幹練的人才,許多盧俊義本人不方便做的事情,他都能辦的穩穩當當,所以最得盧俊義器重。
“老趙,客人來了多少了?”盧俊義抿了一口綠茶,不經意的問道。
老趙是他對這位管家的稱呼,盧俊義要求他的兒女要對老趙格外尊重,平常的時候都要稱呼他一聲“趙叔”。
盧俊義明白,想要籠絡住一個人的心,讓對方死心塌地的為你賣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老趙此時半閉著眼睛,仿佛隨時都可能睡著一般。但了解他的盧俊義知道,他現在不僅沒有睡著,反而是腦子最清醒的時刻。
“回老爺,一共六十二個人接到了請帖,現在來了五十九個了。”老趙的年紀雖然大了,但仍然吐字清晰。
“哦,其餘三個呢?”盧俊義目光一閃,問道。
“其餘三個因為有要緊的事情,回絕了邀請。”
“哼,三個人同時有事,恐怕都是借口吧?”盧俊義放下手中的茶杯,冷哼道。
“龍門鏢局的門主魏龍星親自帶人押送一批珠寶,不想在半道上被人劫了鏢車,魏門主不幸身亡;崆峒派的掌門人賀雲兆,他的兒子前天要辦婚事,他自然也得留下來打理一切,不過據說昨天崆峒派闖入了三十名刺客,全家人全部慘死在了酒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