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杠子溝,紅頭墳(1 / 1)

我沒有做夢,微信群就在眼前擺著。

我還沒反應過來,群裏又接連發了幾條消息。

老斜:杠子溝。

大藏:紅頭墳。

二叔:把腦子帶回來。

我拿著手機就在群裏發消息,發了至少十幾條,卻再沒收到任何回複。

我暈了,這三個人都在盒裏躺著跟我發微信的?

拿著手機,我就撥二叔的電話,聽到的是手機關機的提示音。

老斜,大藏的手機,都是關機狀態。

我沒有再白費力氣,事情是明擺著的。

既然用這種方式聯係我,就意味著我不可能找到任何線索。

現在,微信群裏的幾條消息,就是唯一的蛛絲馬跡了。

我和他們三個人都很熟,這幾條信息,其實是一個很標準的盤活兒前的通知。

地點有了,要找的貨也點明了。

但我不太理解,把腦子帶回來是什麼意思。

不管我理解不理解,這活兒,我必須得接。

這也代表著,我用五年時間想要遺忘的職業和生活,現在都要重新撿起來。

我突然想起二叔很多年前和我說過的那句話。

這碗飯難吃,但想不吃的時候,卻更難。

第二天,我就開始準備要用的裝備,同時還用各種門路打聽二叔他們的消息。

結果不出預料,這種自己找上門的怪事,是沒有答案的。

如果真有答案,或許隻能到杠子溝去找。

我一個人開車上路了,杠子溝我沒去過。

五年沒有做活,但我對自己的專業技術還是有信心的。

正宗的老派盜墓賊奉為經典的兩本書:《葬經》,《堪輿作法錄》,我從八歲就開始背,不敢說倒背如流,裏麵的所有內容,已經印到心裏。

十二歲,二叔叫我在幾乎沸騰的水裏,用兩根手指夾起來一塊肥皂。

老派土爬子講究很多,下坑找貨都有規矩,一板一眼。

探棺取物,用的是“二龍探珠”的手法,功夫全在兩根手指上。

土爬子的基本功,我都練的很紮實。

我敢說,道北口那麼多吃土飯的,論把式,能強過我的,絕對不多。

我是跟著導航過去的,距離杠子溝還有十幾公裏,我就停了車。

土爬子做活的傳統工具很多,常用的一共八樣,稱為“土八件”,備齊了土八件,一般的活兒都能對付過去。

我天生就是愛收拾的人,土八件歸置的整整齊齊,一個包就背著走了。

十幾公裏路,我是步行過來的,走在路上,我就做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我收到的提示裏,有一個詞,紅頭墳。

紅頭墳是土爬子的行話,民間叫“重墳”。

埋到紅頭墳裏的人,生前肯定發生過什麼事,而且是怪事。

這種人被認定,死了也不會安寧,會糾纏家人或者親朋好友。

所以,紅頭墳一般都在距離墳地比較遠的地方,棺材下葬,立起墳頭,要在墳頭上澆一大盆黑狗血。

紅頭墳這個稱呼,由此而來。

紅頭墳都是孤墳,而且墳後麵會蓋一個小小的“鎮山廟”。

所有這一切,就是為了鎮住死者,避免死後作祟。

所以,紅頭墳很好辨認,不會太難找。

剛剛走了大概兩公裏,就遇見了一個大哥,找我借火。

我們倆抽著煙聊了一會兒天。

這大哥是本地人,平時喜歡搞些文玩,今天是到杠子溝附近的山裏去找崖柏。

期間,我就故意把話題朝杠子溝上麵引。

大哥跟我說,杠子溝不是什麼好地方。

杠子溝本來有個村子,好幾十年前,一村子的人一夜之間全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縣裏派人查了很久,沒查出什麼結果。

負責調查的人,死了一個,瘋了三個,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後來再也沒人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