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小劍客采藥受驚新進士踏青被騙(1 / 3)

話說了因看了山上一逃一追的情形,認得在前麵逃的,是清處觀笑道人的徒弟魏時清,後麵追的,不認識是甚麼人。超速首發暗想:“不問追的是誰?為的甚事?我既親眼過著笑道人的徒弟,被人逼迫,論情理總不能不援救他一番!且看:那追的追著了,怎生處置?”正想著,魏時清已逃近岩邊,將聳身下岩。第一眼看見了了因,就和危舟見了岸的一般,不覺哎呀一聲喊道:“了因師太!快救小侄的性命!”話才出口,了因已見那個追的,伸右手朝魏時清背上一指,一道金光隨著,比箭還急的射將來。這裏也恰用得著說時遲,那時快的套話了!了因見那道金光出手,也急將右手一抬,脅下即時射出一道白光來,宛如摩空之龍,一掣就把金光繞住。金光短,白光長,金光看看抵敵不住了!

那漢子索性把金光收回,正色向了因說道:“我看師傅不是沒道德的人!為甚麼這般助惡,也不問個情由?是他們倚仗人多勢大,來欺負我,盜我的丹藥!師傅是有道德的人,難道能說我不應該向他們討回嗎?”

了因也早已將劍光收回,飛身上了石岩,向魏時清說道:“賢侄因何在此,與這人動手?同來的還有誰呢?”魏時清道:“師太不要聽這廝的話!何嚐是小侄等爭奪他的丹藥!”魏時清才說了這兩句話,忽從山岩側邊,跑出三個和魏時清一般兒裝束的人來。

了因一看,也都認識是清處觀笑道人的徒弟,在前麵身長瘦削的,姓簫,名挺玉,走中間的是展大雄;走背後的是貫曉鍾。三人自然認識了因,走過來向了因請了安,齊聲說道:“求師太與小侄們做主!”

了因合掌念聲阿彌陀佛道:“你們都是令師尊打發來的嗎?”

貫曉鍾上前一步,躬身答道:“不是師等差使,小侄等怎敢無端跑到這裏來?隻因師等於前月交下一紙丹方,命小侄等五人,限三個月內往三山五嶽探齊。這山上有一莧絕大的過山龍,苗牽十多裏,小娃等尋覓了四晝夜,方將根株尋著。五人同時動手,又掏掘了一晝夜,好容易才掘了出來。誰知剛掘出來,這廝就跑來強奪,硬說這過山龍是他祖師從海外得來的異種,在這山上培植了三個甲子,才長了這麼大。這廝並說:他在這山上,已看守了好幾年。像這樣騙小孩的話,誰肯相信他呢?他便倚強動起手來,小侄等四人一麵抵敵,一麵教師兄張炳武先拿了過山龍,免得落到這廝手裏!”

了因點點頭,合掌向那漢子說道:“你剛才說他們盜你的丹藥,是不是就是這過山龍呢?”

那漢子道:“是的!過山龍是我祖師劉全盛手栽的,到於今已是三甲子了。我專為看守這過山龍,才住在這山岩裏,已有好幾年了。如何能給他們盜去?”

了因道:“你是劉全盛的徒孫嗎?楊讚化,你稱呼甚麼?”

那漢子見了因問這話,麵上露出喜色來,忙答道:“是我師伯。我師傅是四海龍王楊讚廷;師太想必是認識的。”

了因也點頭笑道:“怎麼不認識?你姓甚麼?叫甚麼名字?”

漢子道:“我姓龐,名福基。超速首發師太既和我師傅認識,就得求師太看我師傅的麵子,替我作主,勒令他們把過山龍交出來!”

了因笑向貫曉鍾道:“我看一株過山龍,也值不了甚麼!他既這麼說,賢侄就還了他罷!”貫曉鍾不服道:“這座山不是劉家的,不是楊家的,也不是他龐家的。怎麼好說山上的過山龍,是誰栽種的呢?”了因笑著望了龐福基。

龐福基急忙分辯道:“確實是祖師栽種的!不然,我也不在這山上看守了。”

貫曉鍾向龐福基道:“不錯!你既在這山上看守,我們一行五個人,在山上尋覓了四晝夜,掏掘掉一晝夜;這五晝夜,你往那裏去了?怎的不見你出頭攔阻?直待我們勞神費力的,掘到了手,你才出來說是你的呢?好不要臉!”龐福基沒得回答,隻求了因做主。

了因笑道:“我是巴不得他們給你!不過他們的話,說得近情些;我於今若幫著你,問他討回,他們心裏也不服!我也對不起他們的師傅!即算這株過山龍,是你祖師栽種的,你看守不力,也不能怪人!何況就據你說:這株過山龍,經曆了三個甲子,而你在這山裏看守,不過幾年,若他們在幾年前來掘,你卻向誰去追討咧?我勸你放馬虎一點兒罷,不值得為這些小事,傷了同道的和氣!”

龐福基橫眉怒目的,望著貫曉鍾四人,欲待不服,又鬥不過了因,隻得忿忿的向貫曉鍾恨了一聲道:“我已認得你們這五隻仗人勢的賤狗了!你們能一輩子不落到我手裏,就算是你們的造化!”說罷,掉頭不顧的去了。就因這一番糾葛,已於無意中,為將來爭趙家坪時,增加好幾個勁敵!這是後話,後文自有交代。

於今,且說了因見龐福基走後,向貫曉鍾等歎息道:“我何嚐不知道他是詐騙!隻是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劉全盛是崆峒派的老前輩,徒子徒係不少,並很有幾個了得的人物。崆峒和我們昆侖派,自雍正初年以來,直到現在,總是如冰炭之不相容的!我因不願意為這點兒小事,加添兩派的嫌隙,所以才勸你們把過山龍還他!其實明知不是他的,那裏說得上還咧!不過你們費了幾晝夜的心力,平白的教你們讓給人家,本也不近情理!這雖是一點兒小事,其中也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