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湯將伐紂,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強力忍詬,吾不知其他。湯既克桀,以天下讓於光,曰:智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死於尊我?我不忍久見也。遂負石自沈於寥水,已而自匿。後四百餘歲,至武丁時復見。武丁欲以為相,不從。武丁以輿迎而從逼,不以禮,遂投浮梁山。後遊尚父山。

務光自仁,服食養真。冥遊方外,獨步常均。

武丁雖高,議位不臣。負石自沉,虛無其身。

仇生

仇生者,不知何所人也。當殷湯時,為木正。三十餘年而更壯,皆知其奇人也,鹹共師奉之。常食鬆脂,在屍鄉北山上自作石室。至周武王,幸其室而祀之。

異哉仇生,靡究其向。治身事君,老而更壯。

灼灼容顏,怡怡德量。武王祠之,北山之上。

彭祖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錢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八百餘歲。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歷陽有彭祖仙室,前世檮請風雨,莫不輒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祠訖,地即有虎跡雲。後昇仙而去。

遐哉碩仙,時惟彭祖。道與化新,綿綿歷古。

隱倫玄室,靈著風雨。二虎嘯時,莫我猜侮。

邛疏

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氣鍊形,煮石髓而服之,謂之石鍾乳。至數百年,往來入太室山中,有外石狀枕焉。

八珍促壽,五石延生。那疏得之,鍊髓餌精。

人以百年,行邁身輕。寢息中獄,遊步仙庭。

介子惟

介了推者,姓王名光,晉人也。隱而無名。悅趙成子,與遊。日一有黃雀在門上,晉公子重耳異之,與出居外十餘年,勞苦不辭。及還介山,伯子常晨來呼推曰:可去矣。推辭母入山中,從伯子常遊。從文公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後三十年,見東海邊,為王俗賣扇。後數十年,莫知所在。

王光沈默,享年遐久。出翼霸君,處契玄友。

推祿讓勤,何求何取。逐影介山,浪跡海右。.

馬丹

馬丹者,晉耿之人也。當文候時,為大夫。至獻公時,復為幕府正。獻戶公滅耿,殺恭太子,丹乃去。至趙宣子時,乘安車入晉都,候諸大夫。靈公欲仕之,逼不以禮。有迅風發屋,丹入迴風中而去。北方人尊而祠之。

馬丹官晉,與時汗隆。事文去獻,顯沒不窮。

密綱將設,從禮迅風。杳然獨上,絕跡玄宮。

平常生

穀城鄉平常生者,不知何所人也。數死復生,時人以為不然。後大水出,所害非一,而平輒在缺門山頭大呼,言:平常生在此。雲復水雨五日,必止。止則上山求祠之,但見平衣被革帶。後數十年,復為華陰門卒。

穀城妙匹,譎達奇逸。出生入死,不悄其質。

玄化忘形,貴賤奚恤。暫降塵汙,終騰雲室。

陸通

陸通者,雲楚狂接輿也。好養生,食棄盧木實乃蕪菁子。遊諸名山,在蜀峨媚山上,世世見之,歷數百年去。

接輿樂道,養性潛輝。見諷尼父,論以鳳衰。

納氣以和,存心以微。高步靈嶽,長嘯峨媚。

葛由

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在峨媚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裏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雲:

木可為羊,羊亦可靈。靈在葛由,一致無經。

爰陸崇綏,舒翼揚聲。知衛者仙,得桃者榮。

江妃二女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僕曰:我欲下請其佩。僕曰:此問之人皆習於辭,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言曰:二女勞矣。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筍,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傍,採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願請子之佩。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旁,採其芝而如之。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而懷之中當心。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顧二女,忽然不見。

靈妃艷逸,時見江湄。麗服微步,流盼生姿。

交甫遇之,憑情言私。嗚珮虛擲,絕影焉追。

範蠡

範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師太公望。好服柱飲水,為越大夫,佐勾踐破昊。後乘輕舟入海,變名姓,適齊,為鴉夷子。更後百餘年,見於陶,為陶朱君。財累億萬,號陶朱公。後棄之,蘭陵賣藥,後人世世識見之。

範蠡禦桂,心虛誌遠。受業師望,載潛載惋。

龍見越鄉,功遂身返。屐脫千金,與道舒卷。

琴高

琴高者,趙人也。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衛,浮遊冀州、涿一作碼郡之問。二百餘年後,辭入琢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齋,待於水傍設祠。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旦有萬人觀之。留一月餘,復入水去。

琴高晏晏,司樂宋宮。離世孤逸,浮沉涿中。

出躍頫鱗,入藻清沖。是任水解,其樂無窮。

寇先

寇先者,宋人也。以釣魚為業,居睢水旁百餘年。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常著冠帶。好種荔枝,食其葩實焉。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數十年,踞宋城門,鼓琴數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杞焉。

寇先惜道,術不虛傳。景公戮之,屍解神遷。

歷載五十,撫琴來旋。夷俟宋門,暢意五絃。

王子喬

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嗚。遊伊、洛之問。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上,見相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堠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亦立祠於猴氏山下及嵩高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