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新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難老泉聲》主編)
詞,曆來被稱為“別是一家”。那麼它是哪一家呢?是與詩不同的一家。就是說,詩,是言誌的;而詞,則是言情的。這種觀點是傳統和經典的。人們曆來都是這樣地寫詞、讀詞和評詞。
那麼,是否會另有不同呢?從傳統的觀點來看,應該是沒有不同的。但是,當我看了這部詞稿之後,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這別是一家的詞本身,也可能還會別有一家,即不同於傳統寫詞方法的新寫法。這就是,用詞這一形式,專用於寫景,用於描述自然景象或自然風光。作者用了近百個詞牌,寫了他的家鄉——五台山的無數處自然風光和景色。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的家鄉是多麼的熱愛,理解得是那麼細致和深刻。如果,用傳統的關於詞的風格和特色的認識來看他的這些詞作,就會感到,這些詞是偏離了詞的本色。我也曾有這樣的認識,並提出來,希望他能修改一下。 比如,我建議他能將自己寫進去,寫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來。
很長時間裏,我不知如何為他寫這篇序言。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想,對於詞的傳統認識,難道就是唯一的嗎?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切都會發展和變化,那麼,對於詞的傳統認識也應該發生變化。因為,作為詞的基礎和來源的生活在變化,所以,詞的特征和風格、內容和功能,都會發生變化。
詞的變化,是有其社會環境和社會需求的。
首先,是生活內容的發展和變化。當代生活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所以,詞,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必然要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作者關於五台山風景的寫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適應了旅遊發展的社會需求。
其次,是人們的精神世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當代思想已經不再囿於個人的精神世界,而是走向更為廣闊的時空領域。因此,即使言情,也不再限於個人之情。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世界,已經成為人們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詞的言情,也將走向更廣闊的領域。
再次,詞的文化環境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無論是語言、審美、藝術標準和價值判斷,都和過去不同了。因此,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詞,不可能不發展變化。
如果從上述的想法出發,來看他的這些詞作,就不能因為它與傳統詞有較大的差別,而簡單地否定它。而是應該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它,給它一個存在理由,讓其存在和發展。
當然,詞,畢竟是有一些基本規定的。由此來看這部詞集,對它進行修改、提高,還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詞再發展,它也是一種特定的文學藝術品,必須是精美的、理想的和藝術的。所以,在作了上述理解之後,還是希望作者能夠遵循詞的基本的藝術要求,來修改和寫作這部詞集,使其更加成熟和完美起來。
寫了這些想法,並不能算作序言,隻是將這些想法寫出來,與作者和讀者共同探討與研究。
2012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