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3)

紫皇太乙玄初五雷祕篆

將班

太乙月孛流光上將華陰天君朱興,

金鳳翅兜鑒,緑麵,三目,赤髮,滿月相,金甲,朱衣,朱履,左手執火珠,右手執戟。

紫皇太乙玄初霹靂天君顯信元帥武翹,

天冠,王者相,金甲,朱衣,朱履,乘玉龍,執節。

東方九炁沖和大神汲昌,

龍冠,青麵,赤髮,全身金甲,青衣,朱履,執斧。

南方三炁妙玄大神湯原,

火冠,赤麵,黃髮,金甲,朱衣,朱履,仗火劍。

西方七炁丹元太神龍欽,

天冠,美貌,金甲,白衣,朱履,執雁翎刀。

北方五炁廣宏大神鬆臣卿,

天冠,紫棠色,金甲,玄衣,朱履,執戟。

中央一炁運靈大神宋行東,

天冠,金容,金甲,黃衣,朱履,執鏡。玄初霹靂雷火興震符使王烈,魯芳,雷炎,伍阜,需端,木機。

並交腳襆頭,威貌,金甲,黃衣,皂履,手執鴈翎刀。

淨穢符  信香符

召將符

召呪

亶帝轟釗亨。心念三遍。

紫皇太乙興正玉符

(宀十或) 祈禱

紫皇太乙玄初洞章

紫皇太乙玄初上經

常用黃紙朱書,祈禱青紙朱書。

烈 符請某將,疾速報應施行。

紫皇太乙信符

清微飛符

用黃青碧紙,並朱書,每道批用。

紫皇太乙便宜符

芟邪熏服。

清微心印

帥將聞命急如星火

道法樞紐

雲山保一真人李少微授

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萬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靜則交媾龍虎,動則揮喝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訣,念呪書符。外此皆術數耳。大道無言,可以神會。妙法無傳,可以心受。善行持者,行道不行法。善求師者,師心不師人。

或曰:法有先天後天之說乎?

若問先天,一也無,道亦強名爾,何謂之法。況一念纔動,便屬後天。符圖呪訣,抑又末矣。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感,感而有情。寂而感,感而寂,非至人,孰能與此。

法無存想,存想非真。法無造作,造作為妖。法無叱喝,叱喝為狂,法無祝讚,祝讚為巫。

法妙合乎陰陽,方圓動靜是已。道貫通乎三才,天地人物而已。水火木金土,應之以五行。東南西北中,運之以五方。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配之以八卦。泥於術數者,我書符時,以某事作用某竅,如是而按造化,如是而論生尅,如此起筆,如此衝發。鬼神之機,我得之矣。然不知太極未判之前,孰為陰陽,孰為三才,孰為五行,熟為五方,孰為八封。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不假符篆。

古雲:書符不識竅,卻被鬼神笑。書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於紙上作用,以為符竅,殊不知,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當於身中而求之,不可求之他也。人能知此一竅,則可與言道矣。豈徒法哉。《太上心法序要》雲:收為胎息用為竅,道法之中真要妙。此漏泄之言也,子其味之。

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虛空,可水火,可瓦礫,可土石,可草木,可飲食,可有可無,可通可變,是謂道法。

素問雲:清虛恬淡,真炁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之有疾,或寒或熱,或重或輕,皆戾於攝調,耆慾不節,故六炁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炁也。故曰:符無正形,以炁為靈。知此說者,則物物可以寓炁,泥丸蓑草亦可以濟人。

符者,陰陽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搏,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以號召鬼神,而鬼神不得不對。

法有出於同門者,其符同,其訣同,而用之輒不靈者,誠不至也。誠之不至,則自信不及。自信不及,則疑貳之心生。疑貳之心一生,則中無所主矣。中既無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通三才一炁爾。天以炁而運行,地以炁而發生,陰陽以炁而慘舒,風雷以炁而動盪,人身以炁而呼吸,道法以炁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炁生,炁為神主。外想不入,內想不出,一炁沖和,歸根復命。行住坐臥,綿綿若存,以養其浩然者。施之於法,則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故噓為雲雨,嘻為雷霆,用將則元神自靈,製邪則神鬼自伏。通天徹地,出幽入冥,千變萬化,何者非我。苟中無所主,炁散神昏。行持之際,徒倚符呎以為靈。覬僥倖於萬一,吾見其不得矣。

或問:變神之說如何?

元始祖劫,一炁分真。我即元始,元始即我。此之謂變神。

世有閉目存神,想某將自某方來者。有按摩擂縮,運內炁與外炁合者。噫,妄矣。若得神靈將,將靈神之說,則平居暇日,養神以靜,而神自靈,沖炁以和,而炁自真用之。行持自然,神合乎神,炁合乎炁。一舉目,一動念,帥將吏兵洋洋乎,如在其左右。黃帝雲: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知此道者,我大天地,天地小我。莊子雲: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知此道者,可與言動靜之機。

雷神往來,欽如飛電,世茹氛臭,難久停膠。召至疾遣,毋事虛文。附體開光,降將報指。昭一水封臂,攝亡墜幡。其鬼不神,其事不應,皆術法也。可以神道設教,知道者不為也。或問製邪之道如何?但脩己以正。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以見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猶且知懼,昆有道之士乎。

或問鍊度之說如何?

鍊魂者先須鍊神,度人者,先當自度,斯鍊度之說者也。夫一性靈明,與天長遠,、因貪因著,有死有生,四大分散,無形可戀。猶執妄心,不知解悟。故輸迴於六道,出沒於三塗。而我太上憫之,故垂法教,俾有道之士,以我之真,覺彼之妄;以我之陽,鍊彼之陰;以我之神,生彼之神;以我之炁,返彼之炁。惟在乎澄心定慮,專誌行持,一念有差,不成究竟。若夫誥命符錄特科,教之設爾,其文在是,其實不在是。

清微道宗

玉清元始上帝。.

上清靈寶上帝玉宸道君。

真元妙化天帝名跡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