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拆掉情感心障之牆:讓心回到家園(4)(2 / 3)

“父母有他們的道理,可是我真的很難很難。”梅繼續說,“我的表哥是個讓人尊敬的醫生,27歲,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一家三口是個幸福的家庭。因為他在當地從事醫療工作,為我的實習,自然請他幫忙。兩個月前的一天,我去他家裏商量這件事。他為此晚上請來幾個朋友。正好表嫂和孩子不在家。表哥忙裏忙外,招待大家。大家一邊喝酒一邊議論,表哥喝了不少。客人們散去,已經很晚,表哥喝多了,就在外間躺下,讓我住在了裏間。過一會,他說胃口不好,讓我給她打了一針,而後又來裏屋倒水喝。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僅僅地抱住了我,把我按在了床上。等我意識到情況不好,把他推了下去,掙脫開了,大聲地說:你怎麼能這樣!他退到衛生間去吐了幾口,洗了洗臉,恢複了理智。他來到我的麵前,向我道歉,說真的很對不起我,勸我不要再哭了,以後絕對不會再有這樣的事……”

好長一段時間,電話裏靜靜地。梅沉默了一會兒,繼續說:“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我和誰也沒說。但是,從那以後,我心情非常不好,晚上經常作惡夢,直到現在我還沒有走出那個陰影。明天就要著回學校,準備實習了,住在哪裏這個問題不能再拖,必須要在走之前定下來。可是,麵對父母我不知道該怎樣說,我爸爸媽媽一直很器重表哥,對他印象非常好,說他人品不錯,又有醫術。如果我把那晚的事說給父母聽,真不知道事情會怎樣。現在,最讓我困惑的是,究竟這件事該不該告訴父母,我真是很為難……”

心理透析:一個危險的信號

不能不說梅的確遇到了一個難題。如果梅說出這件事,那麼,父母會怎樣看怎樣對待,由此會引發出什麼問題,的確是很難預測的。

我與梅交流了上麵的意思後,話鋒一轉:“不過,馬老師以為你麵臨問題的關鍵,不是該不該告訴父母,而是究竟該不該住在表哥家裏。你應該能夠理解,幾乎沒有一個人想要做惡人,從本性上說,人都願意作好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從你的故事看來,也不能說你的表哥是一個惡人。因為,他一個男人,如果那天晚上一定要強暴一個女孩,那麼你是無路可逃,必遭厄運的。可以說他是一個有道德信念的男人。過去你們一家對他沒有看錯。而這件偶發事件,可以看成是酒後的一時衝動。但是,這無論如何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如果你住在那裏,不是十天半月,而是漫長的一年時光。在這樣長的時間裏,難保不會再次出現家中隻剩下你們兩人的情況;況且,長久地在一起居住生活,難保不會生情。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能說誰天生的是惡人,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難保不邁錯步。萬一表哥與你出現了既成事實的尷尬事,那將如何?表哥的一個好人的形象還哪裏去找?你父母,你表嫂,又該如何承受這樣的事實?更嚴重的是你自己身心的傷害將是多麼痛心?完全沒有預感的事情,我們難於防備。既然已經有危險的信號在前……”

心靈跨越:讓心緒恢複理智

“我知道了……”梅輕輕地聲音中有深深地觸動。她轉而又問:“我還是不想把那晚的事說給父母聽,我怕他們真的承受不了。可是,對我的父母該怎麼說呢?”

“具體怎麼說,你會找到合適的辦法。重要的是,不管怎樣說,比起你一時順從萬一築成大錯的結局,兩相全衡,孰輕孰重,你……”

“我盡量爭取讓父母接受我自己的安排,實在不行,就讓媽媽說我是個不聽話的女孩吧。謝謝您,馬老師,我心中有數了。”

人處於情緒化狀態下,往往隻是體驗到了心緒混亂,卻忽略了麵臨的生活事件中讓自己困惑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因而,難於進行有效的理性思維,難於作出恰當的決策。所以,情緒狀態下最重要到的,是讓自己的心慢慢平靜下來,慢慢恢複理智。梅終於理清自己的心思,我想她會作出理性的決策。

女孩為何如此戀家

心路迷障:如此戀家究竟是怎麼回事?

徐敏今年剛剛被一所大學錄取,即將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原來徐敏是一個戀家心結很重的女孩。當初填報誌願的時候,徐敏之所以報了本市這所大學,為的就是離家近。沒想到即便這樣,徐敏還是適應不了學校的生活,開學沒幾天就讓父親接回了家,說是身體不好在家裏調適一段時間再去上學。可是,預定的返校時間快到了,徐敏還是離不開家。就是在這個時候,徐敏和父親一起來到心理健康中心,開始了心理谘詢。

根據徐敏問題的現象判斷,屬於大學新生常出現的適應性障礙,隻是她的表現突出一些。通過心理輔導,徐敏認識到不能戀在家裏,要勇敢地去適應新生活,最後決定盡快返校。父親對徐敏的決定有幾分遲疑,最終也表示了同意。

當我正為心理谘詢初見成效而欣慰的時候,徐敏父女卻再次來訪。原來徐敏並沒有返校,依然呆在家裏。徐敏說父親沒空去送她,自己一個人去不了。父親也說讓孩子一個人走不放心,就拖下來了。顯然,這不能作為徐敏不返校的理由。於是,通過心理輔導再次取得共識:不能如此戀家,必須盡快返校。不知道是再一次心理谘詢的推動作用,還是學校規定最後期限的督促作用,徐敏總算回到了學校,開始了正常的大學生活。表麵看來,徐敏似乎度過了大學新生活的適應期。但是,我隱約地預感,很可能徐敏還會再次來訪。因為我感覺徐敏適應性障礙背後的戀家心結,另有一些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

事情的發展正如我的預期,一個多月後的一天,徐敏果然再次預約來訪。與此前來訪不同的是,這次徐敏沒有讓父親陪同,而是堅持一個人單獨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