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大眼睛去觀察(1 / 1)

Nancy 03級

一個人的時候,能做的就是觀察和反思,這樣容易看清本質,很快地進步。

來到清華已經兩年了,回想一下,這個封閉的校園真是沒讓我經曆什麼驚濤駭浪,生活是平靜的,但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困難,沒有煩惱,沒有進步,沒有成長。也許,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艱辛的,誰能說從進清華到現在我們不是超越了一個又一個自己走到了現在呢?

來北京之前一直很依賴父母,不愛出遊,喜歡呆在家裏吃著零食看著電視。到這兒之後忽然發現認路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完全沒有方向感,不知是天生的還是缺少鍛煉,就是分不清東西南北。於是,我隻要出了校門,就肯定是跟朋友在一起,否則一定會把自己給丟了。幸虧有仗義的朋友們,每到拐口就提醒我該往哪兒拐了,所以一般我很輕鬆,而他們卻要提心吊膽地照顧我。我就一直這樣覺得合情合理,因為我方向感差,因為我有朋友。直到上學期的一件事,使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你真的不能學會認路嗎?是不是把對別人的依賴當成了自己懶惰的擋箭牌呢?上學期我和一個男生給一戶人家的兩個孩子同時當家教,時間段相同,每次都和他一起騎車去,跟著他走。傍晚時那段路挺混亂的,凹凸不平,有很多大大的平板車搶路,還要經過鐵軌,讓我有點害怕。但有個男生在一起,還是很有安全感的。一天他臨時有事,我不得不一個人去。出發前,我在腦海裏把那條路來回想了好多遍,有幾個拐口,應該往哪邊拐,是東還是西,不認識,好像是向左。這才發現自己平時太不注意觀察了,或者是沒有責任心吧,把什麼都交給別人去承擔。但我不是一個在困難麵前退縮的人,我可以請假,可以選擇不去,但我不想,我必須學會自己“走出校門”。比往常提前十分鍾出發了,小心翼翼、謹慎地向前,搜尋著記憶中路邊的建築物。還不錯,安慰自己說,看來我的無意識記憶還是挺好的。可不久就發現找不到最後一個拐彎了。一定在前麵拐錯了,沮喪、懊惱、害怕……停下車站在路旁,真的很無助,說不定都回不去了。打電話嗎?問他?不行,慚愧,也怕打擾他;問人吧,可那是下班的時間,每個人都是行色匆匆,似乎沒有誰願意停下來對一個迷路者給予一點幫助。怎麼辦?躊躇中抬頭想祈求上天,無意中看到同方大廈的標誌,啊,是同方大廈!記起來了,他還特別提醒過我在哪兒應該怎麼走呢,因為有個煩人的丁字路口。後來我終於到達目的地了,雖然遲到了5分鍾。我解決了這個困難,而且是靠自己。(也許是運氣,如果沒有看到同方大廈呢?)應該說,我當時沒有急躁,還是比較冷靜地應付了。一直在想,當別人願意為你承擔一些責任的時候,自己是應該摘下那副重擔呢,還是仍然承擔起應該承擔的那部分責任或者願意承擔更多呢?

朋友說的沒錯,我確實是迎難而上的人。這學期選了遊泳課,但由於身體原因,有整整一個月沒能上課,錯過了最關鍵的教學部分。離考試隻有兩周的時間了,也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自信,我相信自己在考試之前一定能遊完100米,雖然當時我隻會開學時學的分解動作。於是,那兩周我幾乎每天去遊泳館,有時候和同學,有時候自己一人。學遊泳有很多頓悟的時刻。比如漂浮、蹬腿、換氣,總是練了好久都毫無起色,但有一天卻發現自己突然掌握了,而且常常是自己一個人去的時候。有同學做伴時,如果練不好,就不停地抱怨,不斷地請教,可結果卻是“邯鄲學步”。怎麼能寄希望於從別人那裏找到自己的錯誤呢?往往是越改越糟。一個人的時候,能做的就是觀察和反思,這樣容易看清本質,很快地進步。

這隻是兩個小小的困難,但帶給我的不一定就是小小的啟示,思而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