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我們身上那些無法測量的屬性【性格、人格】(1)(3 / 3)

【1】盟誓

貝利撒留遠征侯斯羅伊斯而離開君士坦丁堡,並帶走了弗提烏,但是安東尼娜卻一反常態地留在後方。為了使塞奧多西可以自由地去她那裏,她再次謀劃如何永久地除掉弗提烏。她賄賂了貝利撒留的幾個衛士,讓他們不停地誹謗中傷弗提烏,而她自己也幾乎每天寫信告發他,並調動一切力量反對他。

這一切迫使弗提烏設計對付安東尼娜,他找到一個從君士坦丁堡來的證人,後者掌握塞奧多西和安東尼娜之間奸情的證據,弗提烏把這個證人帶到貝利撒留那裏,命令他講述了全部經過。

貝利撒留聽後十分震怒,他撲倒在弗提烏的腳下,吻他的腳,並乞求他報仇。弗提烏同意為他做任何事,但是他同時也擔心會遇到麻煩,因為他不相信貝利撒留的決心,後者從來都聽其妻子的話。在弗提烏所擔心的各種可怕的事情中,最不願意看到馬西多尼亞那樣的事。所以,他和貝利撒留相互起誓,保證即使身處致命的危險也永遠不背叛對方,這在基督教中是最神聖、最有約束力的誓言。

心理學感悟:懦弱的人是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的,因為不能相信他能對抗所麵對的壓力。

【2】僧人伊凡

先後結過七次婚【曾經還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求過婚】的伊凡,最終也成了自己暴戾脾氣的受害者。一次他重重地打了長子,結果使兒子重傷而死。悔恨交加的伊凡從此交出了王位,隱退到修道院中,作為一名謙恭虔誠的僧侶,度過了餘生。

心理學感悟:我們一定要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以防止自己在暴怒或狂喜的時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導致遺恨終生。

【3】無休止的殺戮

公元14年,56歲的提比利烏斯成為皇帝。起初他還像個明君,處事公允,隻是偶爾會板起麵孔。但這種表麵的榮耀掩蓋了他沉溺於低級趣味的私生活。他和很多女人、男人、男孩、女孩交媾,還有一點兒虐待狂傾向。如果男孩們公然反對強加給他們的同性戀行徑,他就打斷他們的腿。他最寵信的大臣叫塞亞努斯,這是個狡猾的人,專靠削弱別人來維護自己。由於他的挑拔,提比利烏斯常常懷疑一些重要人物對自己不忠誠。塞亞努斯一連串的告發使不少家族遭到滅頂之災。有時候,在行刑的過程中,孩子們被逼著先殺死自己的父母,接著自己也被殺。計謀得逞後,塞亞努斯變本加厲。提比利烏斯的養子格莫尼卡斯,原本有希望繼承王位,後因遭到塞亞努斯的陷害,坐了牢並最終喪命。提比利烏斯的另一個兒子也被塞亞努斯下毒害死。此後,塞亞努斯說服提比利烏斯搬出羅馬居住,他自己則在羅馬大權獨攬,幾乎取代了皇帝的位置。那段時間,提比利烏斯大概有點兒愚蠢,但還沒有糊塗得完全看不出塞亞努斯的詭計。他從隱居地給羅馬元老院寫了一封信,指責塞亞努斯的罪行。元老會宣讀了這封信,當天,塞亞努斯就被裝進囚車,送到監獄被處以絞刑。他的屍體被拖到街上,任其腐爛,後來他的頭骨被拿到公共浴池當球玩。

但血腥的報複並未就此終結。塞亞努斯的情婦麗維拉及母親被關了起來,活活餓死,他的孩子們全遭殺戮。那時,絲毫的不忠都會引來大屠殺。已患上妄想症的提比利烏斯在隨後的5年裏繼續統治羅馬,一切如故。

心理學感悟: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的支配,當一個人的心理發生畸變時,就會做出種種荒謬甚至殘忍的行為。

【4】被槍斃的海軍上將

梅諾卡島是英國從法國手中搶來的。上級派海軍上將拜恩防護這個小島。

拜恩的猶豫不決、膽小怕事由客觀情況所致。當時,拜恩統管100艘殘破不堪的老艦,而法國有140艘裝備先進的戰艦。拜恩的艦隊到達小島後沒有立即攻擊法國艦隊,從而讓法國得到一個天賜良機,重組軍隊。當法國海軍卷土重來時,拜恩忙中出錯,還擊法軍的作戰計劃漏洞百出,他命中注定要失敗。拜恩遠遠地躲在英國海軍的後麵,隻能勉強聽到戰場上的槍聲。最後,他不得不撤退。

回到英國後,拜恩因“膽小懦弱,疏忽大意”而被控告,進而被捕。審判中,大將軍威廉·伯來克尼被迫交出梅諾卡島,並完全怪罪於拜恩。這一點就足以判拜恩死罪了。

1757年3月4日,拜恩被帶到“莫那克號”的後甲板上。他眼晴上蒙著一條手帕,跪在一個絲綢坐墊上,對著一群端著槍的士兵,然後沒有尊嚴地死去。

心理學感悟:許多案例表明,畏懼心理的來源有多種,但最後的結果卻完全相同,即不能及時抓住機會,最終導致失敗。

【5】署名者

林肯在簽署《解放奴隸宣言》時,他從輔佐官雪瓦多的手上接過筆來,蘸了蘸墨水後他卻不立即簽名而放下了筆。他吸口氣想再次提筆簽名,但同樣又把筆放下,然後急躁地對雪瓦多說道:“等一下再簽吧!不知怎麼回事,手從早上一直發抖。這份宣言一定會成為曆史的,若我簽名時發抖的話,後世的人看到這份宣言上的簽名,一定會說‘林肯在簽署這份宣言時還猶豫不決呢’,被說的人可不是你。”